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日前,应用心理学书籍《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该书通过探讨大众心理规律,结合社会环境发展,旨在帮助读者看清自己和他人的处事模式,规避人际关系方面的雷区。作者黄启团在会上分享了心理学的16种行为模式,他认为,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内在的心里模式,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模式。黄启团:“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你我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开始感叹人生不如意,抱怨命运不公时,只有自己看到并察觉自己的模式,下一刻我们才会真正做出改变。”
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抱怨我不会飞翔
循规蹈矩不犯错,就是最好的人生?
“我儿子大学毕业好几年了,下班后总是窝在家里,哪儿也不去,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连女朋友也不交一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在一次课堂上,有位家长问我。
“你儿子小时候是不是一直都是你的骄傲?你对他管教很严,他从小就很听话、很守规则,对吗?”我反问他。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她很惊讶地问我,好像我会算命似的。
我当然不会算命,我之所以能猜得到,是因为这样的案例我见得实在太多了,就像网上那张漫画描绘的一样:“你剪了我的翅膀,却抱怨我不会飞”。
作为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只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孩子在听话的时候,某些珍贵的东西也许就被无形扼杀了。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里实在是令人心痛。试想,如果每个孩子都循规蹈矩、乖巧听话,按照既有的传统和理念与这个世界相处,那这个世界谈何改变,又谈何发展进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自从钱学森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它就一直困扰着每个关心中国教育的人。
为什么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好像说不出还发明了什么?飞机、火车、汽车、电灯、电报、电话、电脑、互联网都不是我们发明的。是因为中国人不够聪明?当然不是,四大发明以及历史上那些辉煌的文明足以证明中国人是无比智慧的。就算是今天,世界大赛中成绩优异、获得奥赛冠军的,基本都是中国人。可为什么近代中国人在创新领域好像落后了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颖一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存在系统性的偏差。我们总是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创造力确实需要有知识,但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没有个人独创性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的社会。”
可见,一个人是否具备独创性,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未来与发展。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没有创新,社会将停滞不前,历史也不会向前推进。
而对个人来说,没有独创性和个人独立的思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就等于自取灭亡。因为走别人走的路,说别人说的话,思考别人思考的问题,作为独立个体的你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没有自己的思想、点子、路子,你最终只能被淹没在人海中。
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今天,大多数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把焦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上。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无所不用其极,设定各种规则,从小把孩子定格在一个窄小的领域里,催迫其拼命生长。就像菜农种韭黄那样,为了获得更多的韭黄,他们让韭菜在隔绝光线、完全黑暗的地方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那些原本青绿的韭菜,就变成了嫩黄的韭黄。
当然,作为一种菜肴,韭黄是美味可口的,但是作为植物,它无疑是病态的。我想,作为父母,没有人愿意培养一个病态的孩子。
父母要敢于培养“不听话”的孩子
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有活力的,活力的重要元素就是敢于不断尝试,敢于不断创新。
所谓创新,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通俗一点说,就是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想过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创新思维,只是由于被开发和培养的程度不同,一些人鲜活的思维被泯灭了,而一些人则被很好地开发了出来。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采访中讲述,“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玩拆装收音机、电视机,父亲很鼓励我。这种爱好没有家长的支持你是做不到的,因为买那些东西都很贵,特别是在那个年代。但父亲当时花了钱给我买那些东西。小时候培养的对无线电的兴趣,使我在40岁再创业的时候选择了智能手机这一领域。我在小时候萌发的兴趣,到了中年才有机会实践,我想这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雷军的创新思维得到了父母的鼓励与呵护,其他人也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但从小也有不少异想天开的想法,遗憾的是,我母亲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她总是告诉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在她的世界里,循规蹈矩,不犯错误,就是最好的人生。因为家教很严,我从小就非常听话,所以,长大后的我什么事都按规矩做,不敢越雷池半步,什么错也不敢犯,更不敢说创新了,活生生一个年轻的“老人”。
很多认识我很久的朋友都跟我说过,如今的我仿佛越活越年轻了。并不是我的身体真的变年轻了,而是我给他们的感觉越来越年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有幸选择了心理学,在过去这二十多年心理学的从业生涯中,我得到了很好的疗愈,让我有机会从母亲当年为我设置的安全保护罩中一步步走出来,重获阳光,当然就会让人感觉越来越有活力了。其实我的活力一直都在,只是被某些无形的东西给束缚、压制住了。
就像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样。马戏团里有一头小象,它的一只脚被铁链锁在一根木桩上,小象想要挣脱,但是以它现有的力气根本无能为力。每次挣扎,铁链就会磨损它的腿,越挣扎,磨痕就越重,甚至皮开肉绽。小象渐渐长大,它其实已经有足够的力气去挣脱固定铁链的木桩了,但它不会再去尝试。因为它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无论我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法挣脱的。”人类和大象一样,其实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很多事情,只是被某种想法给局限了,这种想法在心理学领域叫作“限制性信念”。
这些限制性的想法通常都是当年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强加给我们的。基于某种原因,或者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或者是父母、教育工作者自身认知的局限,又或者是父母希望孩子聚焦在某个领域,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好奇,父母总会用“不可以”“不可能”“不行”去加以限制。因为孩子对父母天生的爱与忠诚,这些限制无形中就会在孩子的大脑里形成一种束缚,这种束缚由一种病毒性的信念所导致,而这种信念在心理学领域叫作“无望”。
"无望"的最终结果就是绝望,是对我们最有杀伤力的一种信念,即:不对任何可能性抱有希望。怀有这种信念的孩子,无论遇到何种事情,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判断:我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任何尝试都是没用的。于是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不想做出努力,哪怕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去寻求帮助,既然没人能做到,为什么还要去寻求帮助呢?一旦形成这样的信念,他人生的某个领域就停止了,如果这样的信念越积越深,会导致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终甚至放弃生命。
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以后也不可能。科技每天都在发展,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不是在逐一做到吗?人类没有翅膀,不可能飞,但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不可能克服地心引力跳上月球,可是人类发明了宇宙飞船;人类没有顺风耳,如今却发明了电话,可以和万里之外的人聊天;没有千里眼,人类发明了视频通话,对方的一举一动尽在眼前。也许今天人类还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不可能,但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就变得可能呢?
因此,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其实就是一个被剥夺了绝大多数可能性的孩子,因为他只会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那些父母所不允许的,或者那些由于父母认知局限所限制的领域,于他而言无形中就被关闭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像富兰克林说的那样,有些人25岁那年已经死了,直到75岁那年才埋葬。他们死的并不是肉体,而是心中的希望,以及对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坚信。
没了灵魂翅膀的孩子,要如何展翅遨翔?
一直引领科技创新潮流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强调过“初学者的心态”。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指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而孩子的翅膀,就是他对世界的好奇与求知欲。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处处对孩子设限,事事要求孩子听话,这无疑从小剪断了孩子的翅膀,扼杀了他的这种天性。一个没了灵魂翅膀的孩子,你又怎能指望他长大之后展翅遨翔呢?
那怎样才能呵护好孩子灵魂的翅膀呢?允许孩子在安全的范畴大胆尝试,同时唤醒孩子内心对万事万物的好奇。教练技术中有一套问话模式非常好,在这里分享给各位读者。
当孩子问你问题时,千万不要急于给答案,因为,就算你的答案是对的,如果你回答了他,他也只得到一个答案。何况,每个人懂得的知识十分有限,你又怎么能确定自己的答案就是对的呢?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他一定自己事先思考过,只是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确定。这个时候,你可以反问他:“你说呢?”
当他有了一个答案之后,你再问他:“还有呢?”
当他有了两个答案之后,你再问他:“除了你刚才所说的,还有呢?”
直到他说“没有了”,你还可以问他:“假如有的话,是什么呢?”
当你能够与孩子这样对话,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种开放式思维习惯,他的内在会形成这样一种信念:“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案”“一切皆有可能”“方法总是有的,只是我暂时还没有想到罢了”……
这个方法不光对孩子有效,对成人一样有效。公司的领导如果能用这样的方式管理员工,无形中就能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而且,在这种氛围下工作的员工,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因为,他的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我们往往会用有限的认知去解读无限的世界,将自己的一生局限在一个无形的囚笼中而全然不知。只是,自己限制自己也就罢了,何苦再去伤害孩子?作为父母,有时候连自己怎么抵达彼岸都不自知,又怎么能去操控、安排孩子的人生呢?
(作者:黄启团,心理学导师。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将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等领域。)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黄启团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