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摘 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五个环境建设”战略思考为统领,坚定不移把方向、谋大局,明确了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服务导向、特色发展思路以及师生发展的导向;攻坚克难破瓶颈、解难题,以新校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空间环境建设,以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办学环境建设,以彰显人才培养特色为目标推进育人环境建设,以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治理环境和情感环境建设,努力“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全面展现了建设信息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新作为,有力回答了高校党委如何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的重大时代课题。
关键词:五个环境建设;管党治党;办学治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时代、新形势,对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党委如何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如何更好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这是摆在高校党委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面对中央和北京市委对高校工作的新要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五个环境建设”战略思考为统领,切实提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决策部署,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用实际行动探索和回答了上述课题。
审时度势定战略,坚定不移把方向、谋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等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新举措。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举措,出台“双一流”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智能制造”等系列政策。北京持续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作为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市属高校,学校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应对挑战,对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需求,更好地巩固办学特色与优势,更好地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这需要学校党委以实际行动加以回答。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要切实提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将党和国家、北京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必须从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跳出自身看自身,明确战略思考,以认清规律、发现问题、把握机遇实现更好的布局、谋势与抢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立足历史、现状与未来,广泛凝聚共识,提出了“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的理念,确立了统筹推进空间环境、办学环境、育人环境、治理环境、情感环境“五个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并不断明晰和细化内涵:建设庄重典雅、智能宜人、有艺术风格、充满文化感的空间环境;建设以工为主、多科并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利于学术发展、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环境;建设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全员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建设和谐稳定、有序活泼、公正公开、依法治校、充满民主与法治精神的治理环境;建设崇尚勤信、宽容善意、互相欣赏、团结协作,倡导成人之美、充满人文精神的情感环境。
“五个环境建设”是相辅相成、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既是发展理念,也是发展框架;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任务和举措。目的是让大家都能够找到干工作、作贡献的位置,汲取到干事创业的力量,践行共建共享理念,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再创新辉煌,师生共享发展新成果。在“五个环境建设”的统领下,学校党委结合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专项巡视整改、党建基本标准检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工作,从战略目标、发展思路、价值导向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持续优化了学校顶层设计及各领域的发展导向,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新校区一期建设、申报博士点成功、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三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建成具有信息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到2035年,努力建成若干优势学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二是明确了当好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的服务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为引领,将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转化为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明确当好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的服务导向,主动作为,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需求,对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导向,逐步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在成果。
三是明确了以信息特色为主线,贯穿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群的特色发展思路。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全力推进学科群和“信息+”专项建设,进一步聚焦信息特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优势特色明显的一流学科专业,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家、北京市的重大战略需求,凸显出学校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明确了对教师“政治坚定、专业领先、素养全面、敬业包容、勤信仁爱”的导向。对标“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提出了“政治坚定、专业领先、素养全面、敬业包容、勤信仁爱”的导向,着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培养并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事业发展再创新辉煌。
五是明确了对学生成长成才“坚定理想信念,攀登专业高峰,全面提升素养,追求高尚境界,创造诗画人生”的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学生成长成才提出“坚定理想信念,攀登专业高峰,全面提升素养,追求高尚境界,创造诗画人生”的导向,将思想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涵养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党委以凝练“五个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为切入点,系统优化顶层设计,向上持续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主动对接党和国家、北京市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需求;对内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瓶颈和难题,明确重点,精准发力,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有效提高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精准发力抓重点,攻坚克难破瓶颈、解难题
学校党委以“五个环境建设”为统领,坚持需求导向抢抓机遇,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瓶颈,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实现了破解瓶颈问题和难题的一系列重点突破。
一是以新校区建设为突破口,有效推进空间环境建设,服务北京市“疏整促”。校区分散、空间不足、资源紧张,是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殷切期盼。学校党委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将新校区建设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服务导向为引领,主动对接北京市“疏整促”,积极推动建立市政府层面的学校新校区建设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推动可研报告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攻克了一系列关键环节,化解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防范了一系列潜在风险,明确了新校区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新校区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预计2020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有效提振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信心,开拓了学校未来发展空间。
二是以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为重点,有力推进办学环境建设、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第一,大幅拓展了教师队伍发展空间。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比例不尽合理,高级职务教师偏少,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够,是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又一瓶颈问题。学校党委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着力推进解决了以下重点问题。首先,是经过多方协调,大幅提高了教师高级职务结构比例,同时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出台了包括“绿色通道”在内的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要进人没指标、要晋升没空间”问题。其次,是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双聘院士增至10人,专任教师数量提高至901人,博士学位比例提高到57.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提高到51.1%,初步建成由学科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构成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老中青衔接紧密的人才体系。最后,是强化对教师的导向,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博士点申报工作取得进展。博士点的突破,从学校发展看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瓶颈问题,也是客观需要。学校党委紧扣时代脉搏,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按照特色发展思路,打破院系壁垒,设立学科特区,在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倾斜,重点建设具有冲博实力、特色鲜明的4个一级学科,目前学校已经被列入2018年—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第三,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以贡献求声誉,以服务求发展,是落实“四个服务”的客观要求。学校党委以明确的服务导向和特色发展思路,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需求,对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实验室、“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以及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再次荣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三是以彰显人才培养特色为目标,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本任务。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迎接审核评估和分类办学为契机,持续强化学生成长成才导向,通过强化专业的信息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实践创新教育体系等工作,人才培养成果更加丰硕,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例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受到社会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的深度报道;Water机器人足球队五次获得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冠军;学校成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第一所连续两年晋级国赛并获得铜奖的市属高校;学校连续六年承办的“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毕业生就业薪酬和竞争力第三方排名优势明显,以登上美国《福布斯》封面的季逸超、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的王宁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充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四是以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治理环境和情感环境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充满民主法治精神,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构建这样的校园环境,学校党委着重开展以下富有成效的工作。第一,以专项巡视整改、党建基本标准检查整改为抓手,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校党委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巩固和拓展巡视整改成果,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自巡视整改以来,结合制度“废改立”工作,废止制度44项,修订制度96项,新制定制度86项,基本形成依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严格因私出国(境)审批、严格公车管理、严控“三公经费”、严格防范“四风”反弹,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学校党委在制度“废改立”、严明纪律、廉洁从政教育、监督执纪问题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有力推进了依法治校进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和谐稳定、有序活泼、公正公开、依法治校、充满民主与法治精神的治理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二,以完善治理体系为重点,有效提升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2016年以来,校级领导班子年龄、专业等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以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关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实施细则》,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同时,以积极稳妥推进机构调整和处职干部聘任工作为抓手,坚持政治标准,树立政治过硬的导向;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树立担当尽责的导向;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向激励的导向;坚持挺纪在前,树立清正廉洁的导向。既有效解决了处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轻干部很难脱颖而出、战略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又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三,多措并举持续增进了情感力量。将治理环境与情感环境紧密结合,深入阐发“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积极培育“笃信 崇学 开放 超越”的大学精神,注重发掘校史校友文化资源,不断加强二级单位文化建设,举办勤信人物(团队)、校长奖学金、“十大先锋人物”评选,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倡导“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人之美、成人之美”。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强调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建设崇尚勤信、宽容善意、相互欣赏、团结协作,倡导成人之美,充满人文精神的情感环境,努力“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有效激发了情感认同、情感力量,增进校园和谐,化解历史矛盾,让校园充满情感的力量和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校园氛围。“勤信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学校党委以“五个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思考为统领,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及举措,将管党治党与办学治校融为一体,将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需求与学校改革发展紧密衔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党委将总体的顶层设计细化为不同领域的发展导向和工作思路,细化为不同领域的具体举措,抓重点、抓特色、抓创新、避风险,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在“五个环境建设”中找到干事业、作奉献的立脚点和贡献点,坚持共建共享,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再创新辉煌,持续展现建设信息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新作为,有力地探索和回答了“高校党委如何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的重大时代课题。(作者王传亮,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北京教育》杂志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