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人才之道不止于“抢”

时间:2019/09/16  点击:587


       

@ 谭华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流大学建设要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着力打造一支德教双馨、顶尖引领、高端集聚、分类卓越的一流师资队伍。做好人才工作,要坚持引育结合,分类、分层次梳理各学科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按照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的优先序和“高精尖缺”导向,优先支持重点发展学科人才引育,精准引育顶尖杰出人才,着力培育学科领军人才,智引精育优秀青年人才。做好人才工作,要坚持以事业责任聚心,以资源协同聚力,以平台机制聚才,建立以人才培养、学术能力为导向的“校—院—平台团队”三级体系,完善各类人才引育资源配置机制。做好人才工作,要完善多元化人才队伍发展与评价机制,坚持分类发展、分类卓越,提升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核心能力、发展潜力,将学校战略、学院发展、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建立人尽其才、卓越发展、和谐包容的人才生态环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就精彩事业。

@ 李洪波(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

为了应对高校间“抢挖”人才的乱象,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是要还原“帽子”的本质。获得“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黄河学者”“珠江学者”等国家、省级人才称号的学者是“抢挖”市场的“抢手货”。有关部门应当将“帽子”与学科申报、项目评审、成果评价等进行脱钩,去除人才称号的利益化、功能化。二是要回归“人才”的本分。高校“抢挖”的“人才”实质上是教师,教师的本分应是潜心教书育人。而事实上,高校“抢挖”的人才履职后,基本上专职从事科研工作,高校期望他们拿“大”课题、出“大”成果、发表高质量文章,却偏离教书育人的本分。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将高校的用人导向到培养学生上来。三是要强化人才流动的本意。当下的“抢挖”行为是一种恶性人才竞争,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引导高校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使“抢挖”行为失去“价格”严重偏离价值的可能。

@ 封林(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人才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和评估的压力加大,用优厚的经济待遇和科研条件“抢人”“挖人”成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人才队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孔雀东南飞”的高校人才流动趋势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应基于本校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人才引进资助额度,高端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要“无缝衔接”,引才的同时建设好已有的优秀团队,形成“筑巢引凤”的良性循环。有了一流的人才,还得有一流的环境。高校和院系应尽快建立与新时代教学科研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与聘任、考核与薪酬等现代大学制度。例如:建立职称评聘分离制度;尊重科研规律重视周期成果产出,实行“准年薪制”;建设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凝练“比学赶帮超”艰苦奋斗的作风,营造开放包容、视野开阔的文化氛围;提供省心满意、减少人才后顾之忧的家庭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双一流”建设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而且也需要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管理队伍是高校制定战略规划、学科定位以及保障规章制度高效执行的重要力量。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重视人才,是社会的进步。但为了学校的一己之利而“抢”人才,则是缺少大局观的具体表现。首先,应该强调树立中国高等教育“一盘棋”的思想。从这种意义上说,不顾一切地“抢”、不择手段地“抢”本身就是错误的。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科学评价优秀教师的指标体系尤为重要。因为这个体系出现了偏颇,所以使得一些管理者在“抢”人才时,只注意头衔而不注重实际水平,只重视成果而忽视了与学校的融合度。“抢”来的人才在短期内可以为学校排名等增加砝码,但并不一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再次,要走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误区,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校的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上,为学校的发展培养出优秀人才。最后,对于“抢”来的教师,一定要继续关心、支持、爱护、帮助,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要求。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继续培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的环境、融入学校的文化,尽量缩短“缓苗期”,心情舒畅地投身到新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北京教育》杂志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9/16

上一篇:立德强教:回归大学教师育人本位的逻辑起点
下一篇:提升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