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推进素质教育,一直在路上

时间:2019/09/21  点击:547


       

    编者按

    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曾经涌现出许多典型。它们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少年来,它们也一直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执着前行。为了呈现这些典型在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典型回访”栏目,陆续刊发本报曾经推出的有重大影响的典型的回访报道,敬请关注。

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方已然开始艰难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烟台又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1984年,全国第一个教改实验区诞生在烟台;1990年,国家教委确定烟台为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1992年,烟台素质教育改革经验引起多方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纷纷报道;1997年9月,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烟台召开,烟台成了全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

在素质教育发展史上,烟台人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山东烟台调研采访,重走当年改革的前沿阵地和火热现场,剖析素质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以期用烟台这个素质教育的“活化石”为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后来者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从个体走向全体——

    始终以学生成长为根本

牟平区大窑中学化学教师曲文腾最近几年很开心,因为导学案的出现,一下子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一个教学痛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

导学案坚持少、精、思的设计原则,通过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引领问题、对应练习,引导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这项以导学案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改革已经在大窑中学深入开展了十几年。校长隋振功说,这种模式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差异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其核心是以生为本。

说起差异化教学的理念,隋振功说,这其实与大窑中学30多年前推行的初中素质教育改革一脉相承。

指针拨回上世纪80年代,为巩固“普九”成果,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烟台市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不失时机地推出以实行分类指导和分流施教为主要途径的“两全两分四改革”的整体改革方案,牟平区大窑中学、龙口市北马中学、栖霞市实验中学等16所不同类型的初中在“分类指导”方面先行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时的大窑中学正是改革的先锋。学校在时任校长李培植的带领下,探索构建起“两全两分”的初中教育模式,被誉为“开启初中素质教育的金钥匙”。随后大窑中学被国家教委和有关专家认定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1997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市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大窑中学被选定为“初中”参观现场。

从个体走向全体,这个曾经同样摆在李培植和隋振功两位校长面前的问题,却在差异化教学的理念下,得到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相似的答案。

30多年过去了,差异教育研究在烟台从来没有间断过。差异教育研究已经成为区域专业研究者和一线校长教师共同参与并坚守23年的精品研究项目,先后有212所实验学校的1000余名实验教师参与了课题实验。该研究成果连续两次荣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根本的课程改革正在烟台持续全面推进。目前,差异化教学已经延伸到所有学科、学校各方面工作中,不同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发展路径。

    从结果走向过程——

    始终以评价改革为导向

体育、艺术,在莱州市双语学校是一件快乐的事。而这也正是校长赵福庆多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我就是想让体育和艺术,从被动转成自觉、从任务变为兴趣、从结果走向过程”。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构建起了一整套基于过程性评价的体艺测评体系,例如课堂观察员、九天制运动会、家庭体育作业、体育合作达标教学、“体能+技能”的测评方案……

莱州市双语学校的运动会一开就是9天,先从班级到级部再到全校,人人都是运动员、人人都可获得评价;假期,在家长的参与下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项体育作业;课堂上,评价分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由每一节课的课堂观察员对各小组当堂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从教多年的赵福庆,参与和经历了烟台多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在他看来,烟台体艺改革一脉相承。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烟台的升学率在山东省一直名列前茅,人们曾引以为骄傲和自豪。之后,为了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开始以升学为指挥棒,砍掉了音、体、美课程。

烟台的素质教育改革便从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开始。首先开始的是小学取消百分制改革,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办法,把小学生从分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把小学所有学科分项考核,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评定。考核将平日考查和综合考查结合进行。

抚今追昔,这是多么相似。从2012年起,烟台市教育局研究提出“科研引领、行政推动、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学校体育改革思路,在全国率先确立“健康体育、科学体育、全员体育”的发展理念。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全市教育系统逐步建立了“保障齐备、课程优化、训练提升、竞赛引领、标准导向”五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改革体系,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重结果的指挥棒到重过程的评价体系,烟台素质教育在各个校园开花结果。在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教学楼的门厅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最显眼的墙面留给了每月表现最好的“一星”学生,连角落里的钢琴也成为了学生们争相展示的舞台,校园里充满了学生们的欢声与笑脸。在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每天中午,读书讲坛准时开讲,天天坚持,风雨无阻。这种常态化的演讲活动,培养了学生在众人面前敢说话、会表达的自信和能力。

    从学校走向社会——

    始终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对于生活在烟台的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一项与家长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必选动作。

从2013年暑期开始,烟台以“家长全程参与,学校适时指导”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和家长参加全市“实践基地群,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的博物馆、核电站、空军部队等社会场馆。

6年多过去了,烟台已逐步构建起以“理想道德建设、职业技能训练、科学探索创新、综合素质提高”为主题,以“学校+基地群”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截至目前,烟台市共建成市级社会实践挂牌基地33处,县级挂牌基地139处,校级挂牌基地560处,中小学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群初具规模。

如火如荼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只是烟台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区域一体化德育课程新体系的两翼之一。从整体看,烟台的框架是,以学科德育课程为主干,以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区域一体化德育课程新框架。

“烟台区域一体化德育课程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三个结合。”烟台市教育局局长徐建敏介绍,即坚持行政决策与科研引领相结合,坚持继承发扬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自1984年被确立为国家教育改革实验区以来,烟台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在中小学德育改革领域也取得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成果。烟台一方面将单点零散的经验有机整合,然后抓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立德树人的新形势新要求和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经典的育人智慧有机融合到崭新的德育实践之中。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烟台市一体化德育课程改革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有5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学校,有130余所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各自区市的金牌课程,成为全市和区域内学校校长、教师竞相观摩学习的“最爱”。

走进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正赶上学校一件“杏”事:摘杏。在学校的“袖珍小菜园”以及院墙边的几十棵杏树上,金黄饱满的杏子成熟了。学生们兴奋又小心翼翼地一颗一颗摘下自己种植的杏。

校长姜曰美介绍,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地,创造“时时处处皆劳动”的机会,学校开展了四方面工作:开发“袖珍菜园”,搭建劳动平台;科学种植管理,提升劳动素养;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劳动技能;借力爱心义卖,感受劳动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根据节气,编写《跟着节气走》校本教材,这些“小农夫”跟随节气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

2017年,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观摩交流活动在烟台举行,得到省教育厅和全省同行的高度评价。2018年,烟台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方法走向理论——

    始终以教育科研为引领

在两天600多人的观摩和研讨下,招远市实验小学校长尹少平对自己坚持的“12xue互联网+教学特色模式”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持续走下去的信心。2018年11月,“烟台市教育科研之旅”系列活动在烟台招远举行,各县市区教科所全体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6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届是‘教育科研之旅’的第九站。”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管锡基介绍,这项活动是烟台于2010年启动,每年走进一个县区,参与人数连续多年超过千人,活动内容逐年深化,覆盖面不断扩大,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崭露头角,形成了区域教育科研领域的核心品牌。

“烟台的素质教育改革始终有一个重要原则——以科研为引领。”管锡基一语中的。

徐建敏提出“要以研究的精神、研究的思维、研究的方式、研究的标准改进我们的工作,将研究作为一种工作方式,成为我们追求的工作水平”的基本要求,“以行政的力量推进教育科研,用研究的精神开展教育行政”。

正是在研究精神的指引下,烟台能够突破旨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初级阶段后,将各项改革及时转化和提炼成为科学的工具甚至是理论。据统计,2016年,山东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烟台获奖数量、通过率以及所涉及领域均居全省第一;2017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数量、通过率以及所涉及类别领域均居全省首位;2018年,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通过率全省第二;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评选通过率再次位列全省第一。

风雨兼程三十载。上世纪80年代末,在恢复高考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学生、家长到学校及社会都在追求升学率,改革呼声四起,各地纷纷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烟台的素质教育改革恰逢其时。

从“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办法,把小学生从分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到“在初中基础年级实施‘分类指导’,在毕业年级实施‘分流教育’,不必千军万马都去挤‘独木桥’”,最后到“改革中考招生制度,把高中和中专学校招生名额与乡镇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挂钩,把升学竞争变为办学水平的竞争”……

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烟台召开。会议不仅总结了经验,还对全国实施素质教育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从区域性试验进入了全国性改革的阶段。

烟台,功不可没。

如今,走进烟台,你会发现学习成了一件快乐又充实的事情,具备综合素质的莘莘学子在高考中屡创佳绩、人才辈出;走进烟台,你会发现实施素质教育早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各级政府、学校与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走进烟台,你会发现改革先锋的战略眼光与巨大勇气得到了一脉相承式的传承,改革的动力丝毫未减。

烟台,一直在路上……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1日第1版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9/21

上一篇:献身职教的“菇仙姑”
下一篇:东极光耀耀 送教情殷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