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第二届中小学教材论坛”12月12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以“人教70年: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历程与成就”为主题,回顾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探索新时代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发展路径,深化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发行、使用、管理、评价研究。与会专家围绕统编三科教材编写与教学、新中国教材研究与治理、课程教材的改革历程与经验总结、在教材建设中贡献学会力量、高水平科研支撑高品质教材、中小学教材数字化变革等主题展开了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探讨。
教材建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教材的编研出版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表示,培养时代新人的根基在教育,依托在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编研精品教材的重要指征,为新时代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培根铸魂是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要求,启智增慧是培养文化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认为:无论课程怎样变革,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放在首位,努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上,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样一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以外语教材编写为例,说明教材编写首要是立德树人,其次是培养学科素养,要培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爱国情怀、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有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能力的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学智认为:价值与知识是统编教材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是统编教材体系构建的逻辑主轴,立德树人是统编教材体系构建的逻辑旨归。要以育人育才为核心,精心进行教材体系建设。
“我们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教材来发挥铸魂育人功能。增强国家软实力,厚指文化自信,需要教材固本培元。”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说。
教材编写要以研究为起点
“高品质的科研支撑高品质的教材,优质教材体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优质教材是研编审评一体化的结晶体,首先要有研究,为什么要新编教材?为什么要改编教材?都是要从研究起点。研究之后才有编写、审核、评价反馈、下一轮的修改。”教育部职教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长石鸥认为,相对教材本身和教材编写来讲,学界对教科书的研究远远不够。研究上,重应用研究,轻理论性研究;重国家教科书,轻视其他教材;重主流教科书研究,轻其他教科书研究;重视国家中高考相关的教材,轻其他版本的教材;重纸质教科书研究,轻数字教科书研究。他预计:教科书研究热潮将持续不断;有更多对教材研究的成果产生,数字教科书研究有大的突破;国际教科书比较研究会有较快增长;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学说初见端倪。“教科书文本的研究,是一门独特的、重要的学问,必须有我们自己的学术体系出来。”石鸥说。
中小学义务教育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执行主编和分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认为,首先需要就研究的是统编教材的站位及其教育功能。第二是要研究教材本身。教材的内容结构会涉及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第三是研究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以历史为例,历史的基本内容初中要学一遍,高中还要学一遍。怎么处理好区别、层次和衔接。第四要研究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材研究的新任务。育人功能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使得他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这就是教材的奠基作用。第五,要研究统编教材的使用和反馈情况。
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认为,教材编写,更重要的是看过程。教材研究要认真调查探究教材大面积使用的情况,要结合研究课改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真实情况研究。温儒敏建议,目前有两样基础性的工作必不可少,一个是弄清家底,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二是要放开眼界,广为借鉴外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结合我们的国情,真正落地生根,为我所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建议,首先,加强对课程自身的基础性研究刻不容缓。其次,推进课程实施应有更大投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只有经过学校的实践转化和教师的创造性传递,才能真正释放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教学改革文件,明确改革基本理念、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扎实推进实践探究,给各地提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型,给老师更多的教学改革的脚手架。
教材编写要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现在教育由教转向了学,学什么,在哪儿学,怎么学。朱永新建议:综合化是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必由之路。要有大概念,要从孩子们成长最重要的问题来审视人一生需要什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将课程与教材进行综合化实践探索。
“如果教师是播火者的话,所在的课堂是试验田,不起眼的小孩经过老师文学初心的播种之后,可能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课堂当成精心播种的试验田,把每个听讲者看成是未来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的良种和幼苗,这样每堂课的分析、解剖、讲解,都注入了感情,可能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说。
高洪波建议,一堂课最重要的是浸润。浸润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是言传身教无言的表达。课文非常重要,但是授业执教者的修养、素养更应该与学科融为一体,方可达到浸润学生身心的作用。
刘月霞建议,教学改革必须久久为功。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思考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我们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从为什么学到学什么,到怎么学,到怎么评,这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不断追问这些问题,就能思考更深入。
打造面向新时代的教科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家督学王定华介绍,工业4.0时代渐成现实,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教材建设也需要适应大的格局变化。一是关注教材的科学性,内容要更加科学,概念要更加明确,表达要更加准确,逻辑要更加严密。二是关注教材的学科性,教材与学科联系更加直接,符合学生逻辑,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三是关注教材的教育性,教材必须助力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四是教材的融通性,要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五是教材的互动性,在人工智能呈现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时代,我们的纸质教材、电子教材、报章杂志、基层实验区都要有良性的互动。六是突出教材的时代性。
面向未来的教科书发展,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张增田建议,要用教科书意识引领数字教科书开发。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反映主流文化,遵循教学大纲、技术标准,以育人为最终追求,坚守着教科书本质,突出的教科书意识是数字化教科书的典型特征。
张增田建议,数字教科书在未来开发过程中应该做到目中有人、立足教学、有机融合。目中有人是指在数字教科书开发过程中要始终确立人是教科书开发的出发点和追求。立足教学:坚守教学性是数字教科书的生命属性。有机融合:恰当处理好信息技术和教科书之间的关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铭)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