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高等教育在线]新媒体环境下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探究

时间:2021/06/26  点击:566


       

杨振宇

摘 要:面临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形态多元、传播格局扁平开放、话语体系丰富生动的新境遇,财经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政工作要聚焦于系统复杂性、效益导向性、主体互动性、过程循环性、范围有限性这五个大学生信息分享的特点,从精选媒介、优化内容、瞄准受众三个方面入手制定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辅导员; 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134-002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MR等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微信、抖音、今日头条、斗鱼直播等热门应用层出不穷,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正在不断变革着生活交往方式,重构媒介传播生态,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无处不在而又无所不及的新媒体环境渗透到众多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渠道、方法及效果,既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虽然经过众多学者的长久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果,但随着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信息生态、媒介格局、沟通方式的巨大改变,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需求迫切呼唤着思政研究的与时俱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顺应新媒体环境的时代潮流进行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新探索是大势所趋,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了初步研究。

骆郁廷、余杰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新媒体的价值在于润物无声、超越时空、平等对话、形式多样,但障碍在于观念、技术和利益,因此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议程设置、坚持需求导向、转变话语方式与打造专业队伍等方面入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新媒体的有效进路[1](骆郁廷、余杰,2019)。冯景山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提升辅导员自己的网络素养、利用新媒体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解决、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2]。尹涛立足于新媒体的特点及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认为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四个策略:坚定思想政治立场,引导健康舆情;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创新工作形式;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完善网络服务机制,延展思政力度[3]。陈婉娇、姜昕悦提出高校辅导员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并借助新媒体语言和学生交流[4]。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辅导员思政工作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课题,因此目前国内有关文献研究总体上数量不多、覆盖不广、深度不够。就研究对象而言,现有研究基本是笼统的针对一般性高校,没有考虑到财经类高校、理工类高校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探讨;就研究范畴而言,现有研究大多不太系统,或是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某些痛点,或是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某些工具,没能对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政工作进行全面审视;就研究逻辑而言,往往是直接提出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政工作的优化思路,没能阐释隐藏在背后的、与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行为特点相呼应的个中缘由。

二、新媒体环境下研究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格式界限和时空界限,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零时差的持续性动态传播,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自媒体技术的成熟又加速了社交媒体的圈群化与网络化[5],这些会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一些新挑战。同时,相较于理工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实验类课程极少,理论性课程较多,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有一定结合,这既给了思政工作较大的理论宣传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滋生各种非主流价值观生存的土壤。此外,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对国际时事和经济动态更为关注、更为敏感,新媒体环境会放大他们与外界资讯的互动,思想动态波动相对更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财经高校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会面临以下新境遇:

(一)网络平台形态多元,思政工作难以兼顾

与以往报纸期刊、电视广播、门户网站这几种单调的平台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多重网络媒介在大学校园里重叠运行,微博、微信、抖音、QQ、知乎、今日頭条、熊猫直播、各种网络论坛等多种平台共存,且不同平台又有图文、音乐、短视频等不同信息形式。平台形态的多元虽然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选择、扩宽了思政工作的切入渠道,但另一方面也分散了思政工作的精力,使得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时难以像以往那样将精力集中于一两种主流渠道。

(二)传播格局扁平开放,宣传引导易受质疑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从科层单向化转变为扁平开放化,横亘在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传播地位差距不断减小,信息传播的在场感和互动属性愈发增强,信息传播节点呈现分布式和去中心化[6]。信息即时互动、人人都能发言一方面有助于调动普通学生参与思政宣传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原本处于主流思想之外的其他声音得以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内,“众声喧哗”和“百家争鸣”中难免有质疑主流观点、中伤思政宣传的言论。

(三)话语体系丰富生动,严肃用语不接地气

传统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多使用严肃性、书面化的话语体系,依靠权威性来强力宣贯。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视频弹幕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类型、不同语言习惯的人群实现了自我赋权,都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发出声音,本来就崇尚自由与活泼的财经高校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更加不认可严肃性话语体系。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给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带来了种种新境遇、新挑战,实践需求呼唤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

三、新媒体环境下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聚焦维度

受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结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知识分享、沟通交流方面主要有五个特点:系统复杂性、效益导向性、主体互动性、过程循环性、范围有限性[7],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也可聚焦于这五个维度进行思考。

(一)聚焦系统复杂性,把握思政工作中的重点媒介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分享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分享主体、分享内容、分享媒介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又嵌套众多微系统。就辅导员思政工作而言,分享主体主要由师生组成,分享内容必然以思政教育为核心,这两个子系统相对容易界定。然而,分享媒介包罗万象,是最复杂的子系统,但又是决定思政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因为思政教育主体要靠它联结,思政教育内容要靠它承载。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必须抓住分享媒介这一关键子系统,繁中求简选择若干便于利用、为财经高校学生所能接受的媒介作为重点传播渠道。

(二)聚焦效益导向性,把握思政工作中的内容质量

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大学生的知识分享旨在以最优路径传播最优内容,促进知识资源的吸收和内化,实现信息传播的效益。媒体、技术终究只是工具,内容才是核心,要使得现在大力提倡的网络思政教育真正能为学生所接受,就必须提高网络思政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深度,使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真正与财经高校大学生的需求相匹配,能解答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财经专业职业发展方面的疑惑。对一些复杂的思想问题,要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用富有理性思辨精神的方式进行讲解而不是古板的简单说教,同时最好能与社会热点问题、宏观经济形势相结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聚焦主体互动性,把握思政工作中的话语表达

大量新媒体拥有即时交互的功能,从技术上提供了信息分享全程互动的可能性,而大学生一方面不像中小学生那样生活完全被学习填满,另一方面又不像职场人士那样忙于为生计奔波,因此相较其他群体拥有更多可以自由自配的时间,以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媒体交流互动性极强。大学生在互动中的语言生动化、幽默化,有不少青年人群特有的“流行话语”,因此辅导员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一定要注意话语的日常化、活泼化,避免官僚化、行政化,同时尽量采用平等、自由的对话方式,以融入大学生群体,取得他们内心的认同。

(四)聚焦过程循环性,把握思政工作中的信息反馈

大学生在接收到思政教育内容后,或是出于自身的理解分析,或是在各方互动中受到其他人的启发影响,往往会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再加工,舍弃一部分旧元素,增添一部分新元素,并将加工后的内容再传递给其他人。再加工既可能优化原有思政教育内容的质量,也可能扭曲原有思政教育内容的含义,因此辅导员要随时注意学生对网络思政内容的各种反馈,以便及时干预,防止错误扭曲经由各种媒体循环放大。

(五)聚焦范围有限性,把握思政工作中的关键受众

虽然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技术为知识的跨时空传播交流提供了可能,但由于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大学校园里,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与校园外的社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疏离,因此大学生的沟通范围仍然呈现出一定的有限性。就思政工作而言,思政教育内容的分享与互动往往只会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甚至一个学院、一个班级、一个社团之内。在有限的范围内,常常存在着若干能影响多数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倾向的意见领袖,他们是思政工作的关键受众,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务必首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引起他们的共鸣。

四、新媒体环境下财经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具体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财经高校辅导员要从媒介、内容、受众等方面入手来制定思政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精选媒介,改善思政工作效果

校报校刊、展板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介不能说已经没有了宣传教育的价值,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APP占用学生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长,已成为大学生除了课业学习外,接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通过手机APP进行思政教育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手机APP成千上万,思政教育显然不可能渗透所有APP,必须有所挑选、有所侧重。微信、抖音这样少数热门的社交类APP一方面在学生中应用普遍、使用频繁,另一方面也便于植入教育内容,应当成为思政教育渗透的重点。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利用抖音推送视频,辅助思政课程教学[8],这一做法完全可以为广大财经高校辅导员借鉴于自身班会中。

(二)优化内容,提升思政工作认同

无论传媒如何变化,内容优质与否一直都是思政产品能否切实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的核心要素。财经高校辅导员在优化自身思政教育内容时要抓住两点:一是“虚与实”,即通过结合社会现象、宏观经济与学生兴趣,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争取大学生的认同;二是“上与下”,即把形而上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草根化的表达方式[9],甚至是用视频、漫画、歌曲等形式加以包装,从而让大学生容易理解、愿意理解。只有做到教育宣传内容的有效性、针对性、亲民性、可读性,才可能使大学生真正用心去阅读、去思考。

(三)瞄准受众,增强思政工作影响

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的舆论圈中,都有意见领袖的存在。对于信息分享范围相对有限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红人、知乎大V等意见领袖虽然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但多少有一定的疏远感,而班级、社团中消息灵通、发言活跃、关注时事,有较强人际关系能力的同学由于和大家具有相同的学历层次、生活半径,因此让人感到更加贴近,他们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好感度、传播度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辐射力,财经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政工作首先要重点瞄准这些学生意见领袖进行教育。学生意见领袖并不等同于班级、社团干部,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正式职务的微信群主、QQ群管理员可能比学生会干部更加具有意见影响力。

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2020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立项不资助,经费自筹),编号DJ202073

参考文献:

[1]骆郁廷、余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新媒体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65-70

[2]冯景山.关于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职业,2020(2):53-54

[3]尹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提升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1):36-38

[4]陈婉娇、姜昕悦.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路径探讨[J]山西青年,2020(3):135

[5]李超民.论全媒体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9(6):79-84.

[6]徐曼、劉博.全媒体时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境遇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9(9):81-85

[7]黄楚新、郭海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知识分享特点及优化路径[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9):85-92

[8]李星婷.抖音、微电影、舞台剧……重庆高校思政课教学很新潮[N]重庆日报,2019-9-29(17)

[9]索文斌、朱翰墨、唐佳奇.对加强网络思政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87-89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1/06/26

上一篇:[高等教育在线]运用实物资料辅助大学历史教学的一些构想
下一篇:[高等教育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文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