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李蒋
摘 要:人民性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在历史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生态文明观是其人民性的理论基奠,生态问题是其人民性的现实驱动;在理论逻辑上,为了人民,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依靠人民,推进“两山”协调发展;惠及人民,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福祉是其人民性的内含意蕴;在实践逻辑上,从政治建设维度出发,坚定政治发展道路;从经济建设维度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社会建设维度出发,营造生态文化氛围是其人民性的践行理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人民性; 三重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57-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实际情况,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期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人民立场,本质属性是人民性,核心内涵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的共融共生、良性互动,从而保障人民的根本生态利益,实现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一、历史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养成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未直接出现对生态思想的人民性进行专门阐释的术语,但是术语的缺乏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态思想人民性的理念表达。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从现实的人出发,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精辟表述,他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此外,马克思也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人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在把握自然规律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既保护自然又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自然作为人类的“衣食父母”,理应得到尊重。因此,人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才能实现永续良性循环。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长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毛泽东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所说:“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我国生态实际出发,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生态实践进行深入总结,提出要推进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并把保护环境纳入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发展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人民的生态利益。新世纪初,胡锦涛将保护生态环境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生态文明建中要以人为本,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
(三)生态环境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现实动力
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生态环境方面积累的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的深层次问题也不容小觑。
当前,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另一方面,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承载力弱的基本国情,习近平又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9]。习总书记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进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生态利益,做到了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表明习近平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理论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内含意蕴
(一)为了人民,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10]。”一方面,由于自然的先在性,人的派生性、受动性,这就决定了人必须依赖于自然而存在。自然作为孕育人类的母亲,除给予人类安身立命之地之外,也给予人类必需物质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表述,也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1]。”人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生命体和实践主体与自然共同构成了有机生态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山、水、林、田、湖作为整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实践活动中,既要坚持对自然既合理开发,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依靠人民,推进“两山”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改善,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态。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了失衡现象。但是,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环境换效益的,“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10]。这就阐明了生态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步性,是其必要前提,也是必然选择。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方法论上,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更要以史为鉴。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既耗费了大量自然资源,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有些破坏甚至超出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永久性“创伤”。所以,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补偿”时,必须把绿水青山放在重要位置,金山银山放在次要、从属位置,从国家发展整体观出发,立足长远,既充分考虑当前发展需求,又着眼于未來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三)惠及人民,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福祉
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物质世界更是得到极大满足,人民生活普遍达到了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民的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生活环境构成了威胁,导致人民幸福指数下降。人民对清新空气、干净水源、蔚蓝天空的迫切渴望程度愈来愈强。鉴于人民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生态”的转变,习近平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12]。”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问题不断凸显、物质极大丰富与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的新问题、新情况,党和国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价值立场,遵循“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價值导向,从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三、实践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践行理路
(一)政治建设维度:坚定政治发展道路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4]”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地位决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重大民生工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行有效资源整合。
其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这就规定了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立足人民价值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最后,坚持依法治国。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1]”在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要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落实生态文明工作责任制。
(二)经济建设维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以劳动力要素为主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求政府主体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旧思维,坚持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将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发展思路作为长期性目标来坚持并将其融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是提高创新能力,将科技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依靠科技创新,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二是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寻绿色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进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三是从供给端入手,增加有效供给,淘汰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落后产业。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应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原则,树立强烈的红线意识,立足整体与大局,兼顾“当代人”的发展需求与“后代人”的生态福祉。
(三)社会建设维度: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态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完美竣工。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舆论方式,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有助于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同时,也有利于增进社会成员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度,从而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行。其次,各级政府机关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执政方式中,创新治理方式。
其次,广大党员干部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心中,落到实处,积极带领广大群众进行绿色城市、绿色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绿化活动。
最后,对于学生群体,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勇于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子,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5
[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8]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40
[9]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1)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冯颜利.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N]人民日报,2016-06-08(7)
[13]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7
[14]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20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