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冯伟民 钱音
摘要:润泽生活,不只是一种纯校本化的表达,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另一种沉潜,还是品格提升的又一种抵达。它融通生活育人的合力点,打通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德育历练,与学校润泽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培育润泽的生命。
关键词:润泽生活;德育历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1A-0047-03
无锡市甘露学校创办于1907年,具有113年历史。百年薪火绵延,不断沉静积淀,凝聚成学校润泽文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全面启动实施“润泽生活的N种体验”品格提升T程,给学生不一样的德育历练。
一、润泽生活:不只是一种校本化的表达
每个生命都是渴望得到滋润的,润泽理应是生命成长的手段和理想状态。润,水日润下,滋润万物;泽,泽渗而下,美泽可鉴。润泽,是一种教育态度,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润泽,是一种教育方法,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润泽”两字,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傳承凝练了甘露学校百年办学优良传统。
甘露学校作为江苏省第一批“陶研基地”,一直积极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始终坚信,德育同样也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纵观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日标是高尚的,德育队伍是庞大的,集体在德育工作上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德育效果不尽人意。教育领域重视分数、忽视素质,重视实用、忽视人文,重视技能、不重品德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审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一直在思量: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德育历练?什么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乐意接受的品德提升方式?
宋代思想家程颐创作了“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在能感觉的生活中把握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应有的准则,从而形成德行印记。我们也以为,道德准则不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而是需要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准则背后的内涵。最好的德育教材就应该是生活本身。德育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距离学生越近,可信度才会越大,可行性才会越高。所以,在探索德育实效、品格提升中,我们更多关注:如何将德育校本课程回归为一种真实的、学生可体验的生活,让学生在可触摸的生活强化现实感——与其爱抽象的主义,不如爱具体的山水;与其爱庞大的世界,不如爱身边的一朵小花。
我们追寻“润泽生活”,也是期冀通过润泽文化的传承与渗透,给浸润其中的师生一段独特的、难忘的精神履历,让他们在滋润和鲜活的学校生活中,发现、遇见、塑造最美好的自己。凶此,站在立德树人、品格提升的角度,润泽生活不只是一种校本化的表达,也是教育的回归,同样契合育德的本义。
二、润泽生活:立德树人的另一种沉潜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综合建设工程。《中小学德育T作指南》明确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切实将德育工作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润泽生活,就是坚持德育教育的常态化,从学校生活的“每一天”出发,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与过程中,九年一贯地给学生有意引导、无形渗透,促进学生个体道德、人格的生长。
1.瞄准文化育人的着力点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九年,正是学生“开智、增善、培德”的成长黄金期。润泽生活瞄准文化育人着力点,着力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将润泽文化转化成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让校园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让孩子沉浸其中得以濡染熏陶。无论是校门口高大圆润的至真石,还是以“真”命名的各教学楼,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设计的儒灵童启真墙,种植蔓生紫藤的修真廊,利用教室一角开辟的“真行擂台”“露苗成长”园地,都与“润泽”气脉相契相通,于无声中给予学生最适宜的教育、最温暖的滋润。
2.嫁接课程育人的发力点
润泽生活拓展了对“课程”的思路理解,不再局限于学科,而是在宽泛的基础上加以个性理解,并形成学校师生的共识:学科是课程,活动是课程,实践是课程,甚至教师也是课程,凡学校为实现培养日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均为课程。如此嫁接课程育人的发力点,也便于更好地结合学校个性、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进行润泽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历“从无到有”“从一到多”的过程,而最终演绎为“启智一修智一睿智”三级体验课程,助力学科育人价值的真实实现,为学生的德行成长打开一扇窗户,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巧妙落实了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学生也是在不同生活主题体验中,通过行的熏陶、实的强化获得道德历练,识大体、有取舍、合规范、守道德,不断完善自我,在校园生活里获得鲜活美好的生长印记。
3.融通生活育人的合力点
校园生活本是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润泽生活融通生活育人的合力点,与生活无痕链接,结合各种节日,结合学校四节四仪,开展日常的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日:感恩社会,奉献文明;母亲节:感恩父母,拥抱亲情;儿童节:感恩同伴,携手共进;教师节:感恩老师,勤奋学习;校庆日:感恩学校,添光泽彩;入学典礼:许下露苗心愿;十岁成长礼:畅想露苗未来;毕业典礼:见证露苗成长;青春典礼:放飞露苗梦想;读书节:做润泽的读书人;科技节:做智慧的创造人;体育节:做活力的运动人;艺术节:做多才的追梦人等,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中,自然、健康、快乐、有梦想地生活,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及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德行;也让真实的生活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道德认同,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让学生在自我的“道德长跑”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不断定型化,渐渐形成良好的德性德行。
三、润泽生活:品格提升的又一种抵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润泽生活N种体验,恰是品格提升的又一种抵达,旨在创新积极德育实践方式,找到“把一个人的内心引导出来”的正确打开方式,为真正德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与样本。
1.以文化引领,规划德育实践内容
在润泽文化引领下,全面梳理学校特色,结合学校润泽校本课程结构体系,依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性思考,九年一贯地整体设计开发润泽生活的N种体验主题(见表1)。
一、二年级,蒙童时期,重在“启智”,核心素养侧重“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的启蒙;三至六年级,学生慢慢長大,重在“修智”,核心素养侧重引导学生“健康生活、科学精神”;七到九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渐渐强烈,世界观逐渐开始建构,重在“睿智”,核心素养侧重引领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而品格提升最终聚焦培养“有真见、善真学、乐真干”的“三真”学子,这正是甘露学校一贯坚持的育人目标。
2.以项目推进,灵活德育实践机制
内容架构上,我们坚持“自上而下”系统设计;开发实施中,我们强调德育实践的活动属性,以项目管理模式运作,以师生活动形式进行呈现,构成师生教育生活的主要方式。人人是项目设计师,可以以个人的名义申请,也可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基于个人特长或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围绕“生活体验主题”来勾画,以挖掘发现学生的优良品德和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德性体验为关键,以发展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为目的,科学合理设计润泽生活。润泽生活N种体验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参观、考察、竞赛、书面学习、故事、讲授、体验等多种并举;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基于学科课程的拓展延伸,可以基于学校特色项目、传统节日活动、红领巾社团实践等,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实行学研结合、动态管理。每一个项目开展都经过“申报一审核一实施一整理一完善”环节,最后完成整个生活体验材料的汇总,形成润泽生活体验个案。项目实施完毕,学校会为每个项目经理或团队颁发“润泽生活N种体验”优秀CEO奖杯,并在绩效考核中给予一定成果体现及评先评优的机会。
3.以角色体验,创新德育实践方式
润泽生活N种体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通过一次次的行走体验,一个节、一场秀或一次寻访等,通过确定一个个真性主题,设计一种种真趣情境,创生一段段真味生活,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历练中获得一点点真实自然的成长,或思想上,或学问上,或才干方面,来促进学生道德自觉与人格完善成长。譬如“小鬼当家”活动,我们设计了四个篇章:寻访篇、美味篇、美景篇、感悟篇,分别赋予学生寻访者、美食家、大厨、摄影师等不同角色,来了解家乡的前世今生,制作最美家乡菜谱、比拼争做厨艺小达人、拍摄最美风景劳动剪影等,培养学生“爱家之情”“齐家之识”“立家之责”“持家之能”,让“家”的概念、意识在学生心中自然生长。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样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寓于生活,靠主体自主感受的体验式德育,满足了学生对理解、娱乐、交往、表现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自然是学生欣然悦纳的,亦会是刻骨铭心的,更是与“润泽生活”的文化特质相契合的。
课程的边界是生活,而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润泽文化衍生了润泽生活,润泽生活给予了学生不一样的德育历练,促进学生品德提升,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成就“有真见、善真学、乐真干”的甘露“三真”学子,获得更加完满、滋润的人生,从而让九年一贯那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校园生活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履历。
责任编辑:李韦
作者简介:冯伟民,无锡市羊尖中学(江苏无锡,214100),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钱音,无锡市甘露学校(江苏无锡,214100)副校长,高级教师,锡山区学科带头人。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