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吴又存:中共党员,就职于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全国优秀政治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思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荆楚名师”、武汉“黄鹤英才”名师、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编者,武汉楷模,武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6年的初中思政课教学,逐渐形成了“严而有趣,活而不乱,自主开放”的“解放教学”的教学主张,所教的思政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先后到全国各地作教材教法报告200余场。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200余篇。35万字的个人专著《达成生命成长之美》公开出版发行并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有这样一位初中思政课教师,他教过的每个学生几乎都会说最喜欢的课是思政课;在他的课上学生没时间做别的或走神,因为精彩的东西应接不暇;只要上过他的课,学生就不再会觉得思政课无用,很多孩子还从此有了终身学习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或法学的兴趣;这位老师有很多机会转行教其他学科,但他更坚信思政课的价值,教初中思政课20多年未改变。这位老师就是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的吴又存。
为什么他的思政课会有这样的效果?他的思政课上有什么?
有智慧、有设计,更要有真情和真我
2006年10月在南京举行了全国第四届政治优质课大赛,这是当时中学政治学科最权威的赛事。吴又存老师所授《难报三春晖》一课荣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堂课的视频,它最动人的部分也是课前最具争议的部分:吴又存在课前花了整整8分钟用来讲述他与母亲的往事。面对这个设计,有专家提出这部分太长了,是不是可以分些时间让孩子讲讲他们与父母的故事?经过反复思考,吴又存接受了让孩子讲故事的意见,但还是坚定地保留了自己讲述的那8分钟。
这8分钟里有什么?
吴又存从小家境贫困,而12岁时父亲的病故更是雪上加霜,上初中的他几乎只有辍学务农一条路,但母亲在悲痛中选择了最难为自己的一种活法:每天早起去20多里外的县城卖馒头或冰棒来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她长期坚持的小本生意让孩子们都没辍学。吴又存至今还记得很多平凡的瞬间:一次母亲直到深夜才被人送回了家,因为她急于卖掉手上的馒头而去了一个遥远陌生的乡村,迷路了;又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吴又存在放学的路上听到了叫卖声,他突然辨出那沙哑而声嘶力竭的声音是母亲的……这些瞬间都出现在他的课堂上——吴又存用语调平静、选词精准的话语讲述,直到讲到母亲的离去,他和听者的情感都积聚到了极点。这时,他哽咽片刻无法言语,听者也会动容,孩子们有的抹眼泪,有的抽泣,8分钟里有一对母子的人生,有人类共通的亲情,还有那个尽在不言中的《难报三春晖》一课的主题。
听过这节课的人,都不得不相信吴又存一向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老师如果有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经历,可能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这背后是一股真情和真诚的力量,还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观念。
听过吴又存课的人都有一种体会,他的课设计得非常精致。在他的课上,你的身心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设计而游走于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件中,丰富、有趣、有说服力、层层递进的“料”有条不紊地被一一“爆出”,一环扣一环,带你走向他要表达的那个主题;而在这种精心设计之上,给人印象同样深刻的是,吴又存完全是个性情中人,他不会刻意掩藏自己,每每展开一个新材料,他都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与认识和盘托出;而当情感涌上心头时,他也总是尽可能表达出来,并希望学生也受到感染。他喜欢梁启超的教学境界,梁启超上课时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时则又会“张口大笑”,“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吴又存相信,梁启超讲述的内容,定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而一旦人的情感受到了感染,他也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吴又存的情感表达手段——诗与歌,也是他的课富于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初中的思政课有很多至真至理的地方,也蕴含着至深的人类情感,吴又存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到这些情感的文化表达——诗歌:讲到爱的情怀时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讲到勇于担当时有木头说话的《承担》,讲到患难与共时有王久平的《生死不离》,讲到亲情时有孟郊的《游子吟》,讲到谦虚、自省、宽容时有布袋和尚的《插秧诗》……切题且包含人类共通情感的诗歌是吴又存的宝贝,一旦发现,他就会在课上适时用自己富于激情的黄冈普通话朗诵出来,每每效果都非常好。
也不只是诗歌,凡是能够唤起人类情感的个人经历、社会新闻和文化艺术形式都会被他拿来。比如,他会把电影《垂直极限》中父亲割断绳子舍己救子的片段和央视一则青岛爱心伞护送老人回家的新闻当作自己的授课材料,他的课堂还常常会响起他或学生的歌声,甚至他还会信手拈来一段花鼓戏……所有这些活动与材料都充满人类的各种真情,吴又存与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重新感受它,或兴奋或温暖或自豪或悲伤或惋惜,他把这叫作教材的“活化”,即让材料自身带着感染力,让材料自动走进孩子的内心。
吴又存的思政课正像一件文学或艺术作品,有精巧的构思与设计,让孩子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但课的内核却是真诚的、真实的,充满激情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情就是教学的山中仙,水中龙。
做一个进取、坚定、自信的人,还要能交流、能互动、能倾听
跟吴又存接触10分钟,你就能发现他是一个谦和的人,能替别人着想,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但在课堂上,在他的回忆中,你分明又能看到另一个吴又存,一个十分坚定的人,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在很多他在意的地方,他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非常坚持。
上高中后,吴又存的理科成绩非常突出,但在分文理班之前,高一年级的一位历史老师改变了他。这位历史老师的课史料丰富,表达像评书一样吸引人,却还能发人深省,这一刻吴又存产生了学文科的想法。他的所有任课老师都不同意,那么好的理科成绩太可惜了,但谁也劝不动他,他的兴趣点转向了文史哲,他认定的方向很难有人能改变。
从小学到高中,吴又存一直是个内向的人,不爱说话,羞于当众开口。大学考入了黄冈师范学院,注定要做一名教师,他逼着自己参加了大学演讲比赛,但现实还是打击了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紧张得忘了词儿,干站在台上好久。但不被自卑压倒的观念让他又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也慢慢开始获奖了——三等奖,到了毕业前,他终于拿到了二等奖。
工作后,为了继续弥补说话上的短板,他有意识地自荐做学校各项活动的主持人,开始是硬着头皮上,但坚持让他慢慢地发现了门道,一点点游刃有余起来。他还主动承揽了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婚礼主持,在主持的过程中锻炼了对氛围、对观众的感知与掌控,几百场各式活动主持让他当众说话的自信一点点建立起来。
2001年,吴又存调到江岸区任教,为了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主动跑到区教研室要求上公开课,让区教研室所有的人都非常惊讶:从来没有人会主动要求上公开课,这个年轻人是第一个。每天早上,吴又存都会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露上下各八颗牙齿,你微笑世界也向你微笑……他所做的一切是因为他知道,教师有一个必须具备的品质:自信!但正如你看到的,哪有什么天生的自信,真正的自信背后一定都有对目标的坚信、坚持和对自己的不断加码的锤炼。
一切努力也都回馈到他的课堂上,当年从不敢当众说话的人,今天变成了颇有语言能力的人。吴又存的课堂语言看似平凡却大多都经过多次的取舍抉择,这让他的语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他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个小学生写父亲的作文,让学生在他的讲述中不断完善一个父亲的形象,最后他会平静地说这是我儿子小学时的一篇作文,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让你顿觉他的课堂生动不俗。再比如讲法律是人的行为底线这个命题时,他会播放一个清秀的年轻人唱流行歌曲的视频,优美抒情,让人陶醉,那绝对是个温和、有才华的年轻人。关上视频,他会平静地介绍这个年轻人:“他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名字叫药家鑫。这个年轻人残忍地杀害了他撞伤的人。”有意用放得很平缓的语言表达却仿佛于无声处听惊雷。几百场的各式主持经验让吴又存见过太多的场面和情况,他的自信与机智常常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比如有孩子在自习课上小声地唱流行歌曲,吴又存轻轻地问他:“流行歌曲就是好的吗?”不想孩子马上就反驳:“那当然,不好能流行吗?”吴又存也没有迟疑:“那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哟!”这不只是在跟孩子打嘴仗,细想背后的道理也十分充分,即时的智慧,背后的功夫更深,它来自很多次当众无言以对的尴尬以及事后的反思。
当然,教师越自信就越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吴又存一直在想,什么能让学生在课上更充分地思考与表达,最终他找到了“真实问题”。什么是“真实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他设计的学生讨论问题来理解:“你是否赞成‘跪式服务’”“‘人造美女’究竟美不美”“养宠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战争促进了还是阻碍了文明的发展”“杀妻分尸的徐建平即使在羁押期间也为中国轻纺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不要法外开恩”……以上这些社会、时政问题就是吴又存认为的“真实问题”,很多都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成人都在争论,拿到课上真实的大辩论就发生了,学生会投入、忘我地表达自己,结论不一定有,但很多必要的概念、观念、原理在辩论中清晰起来……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这么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一定有极强的自信。
自信的吴又存还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每次学生的表达都能赢得老师独一无二的点评:“你是个非常理智的小女孩”“你银铃般的声音真是一种享受”“不管怎么说你很诚实”“你这方面的眼光特别犀利”……独特而贴切的评语瞬间就脱口而出,只能表明老师真的在听在思考,而这也是孩子们下次用心思考、诚实表达的动力之一。
这正是吴又存在课堂上的两面,既自我又民主,它统一在自信之下,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而背后的保障则是进取的态度和坚毅的性格。
有逻辑,要严谨,更要广博丰富
听吴又存的课,时间会过得很快。但当你仔细回顾时,你又会发现他的课很长,因为你一定会感叹:一堂课里怎么可能安排下这么多的内容?以《生命因独特而绚丽》一课为例,我们看看吴又存都放了一些什么料!
这堂课上于国庆前夕,可能是怕孩子们因过节而无心上课,上课后吴又存索性让孩子们敞开笑了一把,通过《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歌曲导入……吴又存真的让孩子们尽情拍手、喊叫,课堂上一片热闹,吴又存乘兴请两位大方的学生再现刚才的拍手和喊叫,他让大家观察两人间的差别,导入主题:人的独特性。接着出示一张只有眼睛以上部分的照片,猜是谁,学生很快猜出是吴又存,吴又存顺便自我介绍,从基本情况到家庭中的“四全”丈夫,如相声一般的口才让学生们在欢笑中初步接触了“每个人都有诸多特征”命题。再出示小沈阳小品中的形象,请学生们猜是谁,然后分析:“究竟他有什么特征让你认出了他”,接着就是一场小沈阳“模仿秀”,又在欢笑中明确了人的独特性的概念。接下来在《朋友》《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的歌声中开始了蒙眼猜同学游戏,先通过触摸、声音猜同学,再通过语言形容猜同学。接着,老师对猜得准的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你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学生的回答能够直接再次点题:人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抓住特点!
接着就是“个性秀”,请学生们上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没有孩子自愿的情况下,吴又存讲了自己大学时演讲和做主持的经历,并表演了婚礼主持的开场白,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三个孩子分别表演了体操动作、诗朗诵和演唱。然后师生据此共同总结,结论1:事物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再次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界的例子佐证。结论2:人类的特点是智慧,通过人与动物的视频比较佐证。同时开始准备探讨课程重、难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姚明与班里学生的比较表达这种人类差异性的巨大,再展示李小龙武术视频,探讨李小龙的优势在哪里,最后设想李与姚职业互换后可能的结果,引出结论3:每个人都有特长,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实践活动环节:请学生根据自身优势、特长设计20年后“我的个性名片”。展示三个学生的名片。最后教师总结语:悦纳自己,接受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升华:教师切题诗朗诵《甜的和咸的》,在《飞得更高》歌声中下课。
这饱满的40分钟课程材料、活动的用量极大,吴又存所选材料都有这些特点:首先是逻辑性强,所有材料都极有效地服务于所属的子命题,最终都能促进课程总目标的达成,材料从属于步骤,即有层次。其次,所有教材中的内容都经过了吴又存的“活化”,即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环境和思想发生联系,保证能够引起授课班级学生的共鸣、兴趣或情感,即有效果。再次,所有活动、材料都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不产生歧义,不把课程带跑题,即精准。
每个材料都要达到这三项要求,吴又存一定对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淘汰工作。一个不完全统计,吴又存每堂课上独创的“活化”材料、学生活动、顺口而出的典故和各种各样新颖的小点子,大大小小不下20处,有的课会达30多处,正是这些东西支撑着他的课堂,让他的课是场视听+游戏+思考+情感熏陶的盛宴,学生怎么能不喜欢?!
一堂课上的资料和点子就要超过20个,而这20个背后还有数倍的“落选者”,可以推断:吴又存占有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的确是这样,我们拿到了数年前吴又存的剪报本,看到了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一年间吴又存就能弄出数十本厚厚的剪报本,分门别类,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现在吴又存资料搜集工作逐渐转移到电脑上)所有这些资料都是经过吴又存消化的,在他头脑中形成了印象,需要时都知道去哪里找。同时,吴又存是带着一颗做教师的心去生活的,他会在生活中处处看到教学。吴又存看电影时,某个情节会让他想到:这个感人的桥段正好可以确切地印证课上的某个观点;看报纸时,某篇文章又会让他想到可以用来激发孩子的什么情绪……也就是说,他生活的一个重要中心是他的课程!一次散步,他全情投入在如何展示诗歌境界的思考中,胳膊摔成骨折才回到了现实世界……
对课堂丰富性和效果的不倦追求,让他成了一个“全天候”的教师!当然,他是享受其中的。
吴又存的大学同学不少离开了思政课堂,有的干脆转行去做生意或从政,做教师的也都转行教了别的学科,而他几乎从没怀疑过自己能做一辈子思政课教师,也从没认同过思政课教师是“教师中的三等公民”。这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课程的价值,他的学生会觉得这门课有用:他们在吴又存的课上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对社会、对自己、对国家、对人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同时,吴又存的学科自信还来自学生的喜欢,一位曾经不喜欢政治课的初三学生只因上了一堂吴又存代的课就热爱上了这门课,既使上了大学还没有失去对社会学以及各类政经学科的兴趣,长年跟吴又存保持着联系,只是为了每每读完一本新书《资本论》《君主论》《共产党宣言》……都能找到一个可以探讨的人。如果你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你还会小看自己的价值吗?(本刊记者 程路,本刊特约通讯员 陈刚)
《人民教育》杂志2019年第9期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