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选择

时间:2019/07/22  点击:438


       

摘 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选择。从论述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出发,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纵向和横向两条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高校学生群体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素质、工作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辅导员队伍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专业化的辅导员应当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够承担起岗位职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但从现实情况看,辅导员队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需要通过专业化来予以解决。

1.学科背景与专业化要求存在矛盾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规定了辅导员任职的几项基本条件,其中,提到辅导员应“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从现实情况看,各高校辅导员学科背景多样化,新入职辅导员知识储备不足,辅导员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培训也是零散且不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和现实的工作需要不匹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来解决。

2.事务性工作与专业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辅导员职能实际上在不断地扩充。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职责,涵盖了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九项职能。这和辅导员最初的“政治辅导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相比,职能已经大大拓展。事实上,辅导员在高校承担的工作还不止以上九项。一方面,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职能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自身存在职业倦怠、发展方向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在“多能”的基础上,培养“一专”或“多专”,帮助辅导员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解决职业发展瓶颈,提升工作价值感、成就感。 

3.岗位重要性与职业认同度之间存在矛盾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事实上,辅导员面对事务性工作的琐碎、重复,面对高强度、高责任的工作要求和发展空间有限的现实,职业的自我认同度和社会认同度并不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仅是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拓宽辅导员发展渠道、发展空间的需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渴望和客观发展规律,是改革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角度来讲,专业化就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脚步前进缓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缺少科学的体制机制的引导约束,仍然以辅导员个人兴趣为导向,与任务需求脱节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实现对工作经验系统总结与思考,对开展规律性、前沿性的问题研究与探索不够,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促进实际工作提升的成效不明显。基于此,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厘清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际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1.辅导员专业化—纵向发展路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进行分级,明确了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这是我们设计辅导员专业化纵向发展路径的基本依据。辅导员分级的依据主要是工作年限、职业能力等,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结合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背景、性格兴趣、发展目标以及面临的任务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具体的业务分工,规划辅导员纵向发展的路径。基本的思路应该是通过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辅导员的纵向培养,可以实现辅导员从了解工作、发现兴趣特长、明确发展方向、阶梯成长、实现“一专多能”的专业化发展目标。

一是初级辅导员:以事务性工作为主。一般入职1年~3年的辅导员可以定位为初级辅导员,工作职责可以重点围绕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日常服务工作展开,如党团和班级建设、奖助学金评定、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通过事务性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初步认知,了解和熟悉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成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帮助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强化了辅导员对工作兴趣的探索,为后续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二是中级辅导员:以辅导性工作为主。辅导员在初级的事务性工作中经过了三年的岗位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提升了工作能力,培养了一定的管理、研究与咨询能力,专业化的方向逐渐明确。结合工作实际,一般工作时间为3年~8年的辅导员可以定位为中级辅导员。对于中级辅导员其职责可以偏重为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处理等工作,在了解的层面上更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为学生在理想、信念等方面遇到的深层次思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处于中级阶段的辅导员,相比于初级辅导员而言,工作内容更丰富、工作对象更广泛、工作效果也更深入。工作职责的专一化,有助于辅导员提升业务能力,理清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

三是高级辅导员:以研究性工作为主。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八年以上,经历了初级辅导员阶段的探索、中级辅导员阶段的能力提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其职责定位可以更多地集中在理论研究、专项工作的实施方面。例如:可以开展辅导员工作以及辅导队伍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研究,可以就学生党建、学业辅导、就业创业指导、综合素质提升等领域进行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推进进行理论探索和具体方案的制定,促进辅导员自身从职业化到专业化、专家化的递进发展。

辅导员队伍的纵向专业化发展模式,具有行政主导的色彩,体现了对辅导员渐进性培养、阶梯式提升的培养思路,有利于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可以维护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可以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动力,促进辅导员提升职业认同,由专业化向专家化转变。

2.辅导员专业化—横向发展路径

辅导员专业化的横向发展模式主要是指突破辅导员现有的行政单位归属和从业年限的限制,以兴趣需求和任务需求为导向,组建不同方向的学术研究团队和项目实施团队。实践中,辅导员专业化横向发展可以依托辅导员工作室来展开。辅导员工作室应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建。一般而言,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应为具有高级职称的辅导员教师或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高级辅导员,辅导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自主申请加入某个工作室,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团队支撑。辅导员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没有行政级别,工作室的职能主要聚焦学术研究、实践探索、项目实施等,旨在形成一批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和理论成果。同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树立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辅导员名师,使“辅导员工作室”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进而推进辅导员工作品牌化,为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供平台。

从实践看,以辅导员工作室为依托的辅导员专业化横向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传、帮、带”,营造团结向上、富有活力的团队文化,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维护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可以帮助辅导员特别是年轻辅导员更早地明确专业化的方向,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室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双重”职能,其工作成果的转化可以直接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赋予了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新的价值内涵,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有效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深入推进,提升育人水平。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专业化的两种发展路径,是基于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探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还要结合实际,从制度和机制上加强顶层设计,只有进行整体科学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作者:王秀彦 张景波 盛立国,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秀彦系学校党委副书记) 

参考文献:

[1]张兴华.专业化、职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与路径选择—访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J].山东高等教育,2014,2(9):5-11.

[2]步秋艳,王秦俊.数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12-116.

《北京教育》杂志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7/22

上一篇:中美高校研究生助教培训与管理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节如风竹清如柏,言可经纶行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