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刘颖:在多维世界里精彩绽放

时间:2019/07/25  点击:540


       

2019年4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实至名归,近年来,刘颖在细胞应激和稳态调控这个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发现了调控细胞感知氨基酸水平的新蛋白KLHL22,揭示了该蛋白在衰老和乳腺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了由组蛋白和DNA甲基化介导的线粒体应激的跨代遗传,证明二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溶酶体途径进而延缓衰老,提出了细胞存在对线粒体功能进行监察的新概念,并利用全基因组筛选发现了参与线粒体应激的新基因。

正是因为在研究领域的贡献,刘颖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研究学者,她还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选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谈到这些成果,刘颖说:“让我最高兴的一点不仅仅在于科研上取得的成果、获得的认可,更在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对衰老相关疾病和乳腺癌等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会有一定的生物应用前景。”

从2013年底回国,短短5年间,刘颖做科研、带学生、发论文、参加科普电视节目、结婚生女、参加马拉松……在多维的生活里,她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

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她做科研的核心动力

小时候,对自然充满好奇的小刘颖喜欢在户外看蚂蚁,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她想知道小小蚂蚁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她暂时忘记了小蚂蚁的世界。直到高中接触到生物课和生物实验时,那颗热爱自然的心又被唤醒了。2002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她铁了心要读生物专业。大学只报一所——南京大学,专业只选一个——生物。尽管高考时刘颖的分数也过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对生物专业志在必得的刘颖说:“那时候生物是热门专业,只有在全省排前几名的学生才有机会学北清的生物专业,我太喜欢生物了,就填了南京大学的生物专业,并且不服从调剂。”

从此,这位陕西姑娘一路前行,从陕西到南京,再从中国到美国,从美国西南部的达拉斯到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刘颖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但研究方向却越来越明确:细胞。

刘颖说:“我选择做科研,就是因为它比较自主、独立,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可以自由地决定我想研究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同时,它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两点是我热爱科研的理由。从本科开始,我就确定了科研这个大方向。”

刘颖的研究方向是细胞“逆境”,主要包括“能量”和“营养物质”的缺失。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跟随加里·鲁弗肯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她决定将线粒体作为研究方向。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主要能量的细胞器,受损后极易引发神经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线粒体为细胞提供90%的能量,我们会用线粒体的抑制剂限制它工作,看看细胞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刘颖发现,线粒体受损后,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会试图修复线粒体功能,还会激活排毒和免疫反应。此外,刘颖还找到了监察基因,并发现一些生物代谢途径在监察中起作用。她的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我们有可能通过对线粒体应激的研究,实现对线粒体应激启动的控制,最终可能会延缓衰老并预防相关疾病。但现在还处于最初、最基本的研究阶段,距离药物研发还很远。”

留学让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大学毕业,刘颖远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刘清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位于达拉斯的西南医学中心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有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2位美国科学院院士,16位美国医学院院士,2500多位教授、科学家、医生。在生物医学领域,该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多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华人科学家王晓东在该中心工作期间曾对细胞凋亡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高手云集的西南医学中心,刘颖遇到的挑战自然不一般。语言是第一关,留学第一年她还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讲课,就在晚上花两三个小时反反复复听录音。除了语言关,最大的挑战还是科研。刘颖要从最基本的转化实验开始学起。到了周末,实验室没人,刘颖便去隔壁实验室求助师兄。回忆那段时光,刘颖感慨道:“我读博的前两年挺拼挺辛苦的,当时前后做了四五个课题,怎么做都不对,一直拿不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刘颖开始动摇,还能顺利毕业吗?会不会延期?要不要换个专业?

“那时候觉得自己挺惨的,在实验室做到晚上十一二点还跟自己想的结果不一样。”刘颖说,“但是由于我一直对探知生命现象本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因此我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积极的心理调整,渐渐地对做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换个思路看待它——和预期不一致的实验结果并不是失败,它同样提供给了我一些信息。而且,早一天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就可以早一天转到正确的方向,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到了博士二年级下学期,刘颖的课题进展开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2009年夏天,刘颖的研究成果顺利在《科学》杂志发表,她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也更有信心了。

回忆留学,刘颖有两点感受最深。“一是要敢于挑战权威,即使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也是平等的,学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不是单纯接受老师的讲授。我现在指导学生时,也鼓励学生不要盲从,要多查文献数据,多思考。另一点就是要敢于表达自己。刚到美国时我挺害羞的,慢慢适应以后我感觉好多了,现在我很享受和大家分享交流的过程,包括作演讲等。”

从事科学研究是她上大学时的志向

2013年底,刘颖结束了7年半的留美生活回国,目标只有一个——北京大学。“我还在上本科的时候就想以后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当初从美国回来,我就很坚定,就像当年的高考志愿我只报了南京大学一样,这次回国,我也只报了一个学校,就是北京大学。”

刘颖坦言,刚出国时并没有想到要回国。但在留学的后几年,看到国内的研究环境越来越好,人才吸引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美国对相关研究经费不断削减和限制,刘颖的回国愿望也越来越坚定。刘颖笑着说:“刚出国的几年是根本没想回国的事,但后几年又根本不想留下来的事,就一门心思要回国。”

29岁的刘颖回国成为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随后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她有12个博士生,最大的一个只比她小3岁。但这些并没有带给她任何压力,和这些学生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学生们有什么事经常会跟我说,办公室和实验室要是有什么八卦,我基本上都是首先知道的……”

从考研、留学、读博一路走来的刘颖很能体会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所以她不给学生定时间要求,她认为时间不等于效率,而是注重结果,注重教会学生科研方法。“像我们这种实验科学,其实是一种不断尝试的过程,90%以上的概率会得到和事前预想不同的实验结果。虽然我对学生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长没有要求,但他们出的成果并不比别的实验室少。”

谈到有些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刘颖认为,问题还是在于沟通交流。由于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所以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也要因人而异。“我很理解他们,有时候他们做科研不太顺利,我就带他们去吃饭,开导他们,讲我自己的经历。我的性格很独立,好强,外面的压力其实没有我对自己的要求高。学生自己要有目标,但事实上有的学生很像鸵鸟,快要毕业了,还没想好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不太敢面对现实。而我是想好未来以后,就很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相比较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一般带3-4个学生,其中还包括博士后,国内的博士生导师带的学生数量会多一些,10人或更多的情况比较普遍。刘颖认为,导师如果带太多学生,对学生的指导就不可能不受影响。她希望能借鉴国外的博士生导师制度,例如日本的梯队式管理模式,或者设一个副研究员的岗位,也会有利于科研管理。

回国至今,刘颖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首次证明神经肽介导了神经细胞内线粒体抑制激活其他组织的细胞非自主性应激反应,发现了线粒体损伤的隔代遗传现象等。

近10年来,刘颖已相继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出色的科研能力不言而喻。当问到网上把她和颜宁、胡海岚这几位优秀女科学家对比时,刘颖笑着说:“我看到了,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比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什么可比性,我只会关注自己做的事。”

马拉松让她收获了科研感悟,还有爱情

在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时,刘颖身边很少有中国学生,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孤单让她孤独感倍增。外表大大咧咧的刘颖,内心依然敏感。有一段时间,她很害怕面对孤独,甚至一度有些抑郁。但理性而又坚强的刘颖不愿意妥协:“除非战胜了孤独,或者享受自己的这份孤独,才能达到完满。”

哈佛大学医学院所在城市波士顿有悠久的马拉松比赛传统。那时刘颖的家和学校都在查尔斯河畔,每天抬头看向窗外,总会看到很多沿河奔跑、挥汗如雨的人。那样的畅快和自由是她从来不曾有过的体会,她开始加入到跑步的人群中,后来甚至还参加了波士顿半程马拉松比赛。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奔跑中,刘颖感悟到马拉松和科研有相似之处。“刚开始起跑的时候很兴奋,但跑了几公里后就很感觉很累,开始想何必自讨苦吃,不过心里又告诉自己要坚持。当你最后冲过终点的时候,会特别有成就感,又想着下次还要报名。其实跑马拉松就跟搞科研一样,只要认准了这条路,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

更加惊喜的是,跑马拉松还为刘颖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爱情。在波士顿的她和在芝加哥的他因为跑马拉松相识了。刘颖回国后,他们的感情开花结果,先生为了她,也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国。如今他们的爱情结晶已经3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北京安居乐业。

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平衡点

回国以后,刘颖的生活被科研、指导学生、科普,以及各种活动填得满满的,但她却依然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在北大,刘颖的工作表是早上7点到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后赶在早上健身房人少时去锻炼1小时,然后精神饱满地再投入工作。晚上7点半,过了交通晚高峰,她开车回家,随后的时间留给家人,不把工作带回家。“孩子的成长不能错过。她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的陪伴。”刘颖说,“所以我只能在工作时间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在刘颖看来,生活和工作并不矛盾,而且她更希望自己展现出一个现代、时尚、会生活的女科学家形象。生活中的刘颖颠覆了很多人对于女性科学家的传统印象,她性情温婉,面带微笑,话语轻柔,喜欢时尚,纤纤十指涂着漂亮的指甲油,有时候还会搭配衣服配上大的耳环。“对我而言,科研是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我不希望大家认为做女科学家就一定要放弃家庭生活。”作为女性,刘颖还有一个特别的心愿,就是希望所有热爱科研的女学生不要受世俗观点的影响。“不管是上电视节目,还是接受采访,我之所以愿意走进公众视野,就是希望能以自身的经历来激励热爱科研的学生。出身、起点、性别,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怀着一颗好奇心,热爱科学,想要进行科学探索,就应该大胆地走下去。如果我看到一些女学生具有科研潜力,我一定会鼓励她坚持下去。科研和家庭不是一道单选题,你可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平衡点。”

刘颖喜欢讲课,她上课时会加入很多小故事,这些贴近生活的故事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此外,刘颖还担任了河北电视台《我中国少年》大型科普类节目的嘉宾。刘颖认为,这样的形式对于科学普及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我一直对大众科普很关注,之所以回国也有这个考虑。小时候,大人问我们长大要做什么,我们常常都会回答要当科学家。但科学如今在一些人眼中已不再热门。孩子本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但经过一系列应试教育后,不少孩子的好奇心消失了。许多人的想法很功利:考高分,毕业找一份轻松又赚钱的工作。如果我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多保持几年对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心,那也是好事。”

刘颖常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对自然的热爱,在录制科普节目时,她更多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去进行讲授。科普,对于刘颖而言,也是对未来中国科研人才培养一种责任和担当。

当问到刘颖心中几项工作的排序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家人、工作、大众科普这几大块,如果一定要让我排序的话,家人是第一位的。”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7/25

上一篇:热爱的理由
下一篇:桥梁·平台·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