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7月21日下午,厦门福泽园殡仪馆安亲堂。人们手捧鲜花,眼眶湿润,前来送别厦门六中音乐教师高至凡。
2017年以来,高至凡带领厦门六中合唱团,以“阿卡贝拉”的表演形式,演绎《青花瓷》《稻香》等10多首歌曲,走红网络,并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高至凡用一颗纯粹的音乐心与教育心,用纯净的歌声,高超的专业水准,一次次给人们带来震撼。在“火爆”的同时,他不忘教育初心,远离功利喧嚣,让学生在校园里宁静地接受音乐熏陶。
他用至凡的工作,让学生感受至纯的音乐。
打造“网红”合唱团
7月19日上午,高至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放假真是太爽了,做梦都会笑醒。谁知,当天晚上6点半,高至凡突发重疾,抢救无效,不幸辞世,生命定格在28岁。
哀悼现场,高至凡的父亲一直在努力克制情感,却站立不稳。“他的名字是我取的,我就希望他平平凡凡,健健康康。”他哽咽着说。
然而,高至凡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2014年,从厦门大学音乐系毕业的高至凡,梳着小辫子,拎着小兰花布袋走进厦门六中。虽然有点儿另类,但学生很喜欢他,都叫他“老高”。
“老高”来学校不久,就开始琢磨玩“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只有人声清唱,不使用乐器。与纯粹的“阿卡贝拉”相比,高至凡和合作人徐聪做了一些改动,用杯子或身体的拍打加了一些打击乐节奏。
在高至凡和徐聪的指导下,厦门六中合唱团的“阿卡贝拉”表演声名鹊起。近两年,合唱团多次走上央视舞台,在网络上也是“流量担当”。
打造出“网红”合唱团的高至凡却突然地走了。
只想做纯粹的音乐
在高至凡离世之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合唱团,对他反而了解不多。“他只想远离功利的喧嚣,做纯粹的音乐,做纯净的教育。”厦门六中校长欧阳玲说。
在欧阳玲眼里,高至凡与众不同,他几乎不关注个人荣誉和发展这类事,别人见校长是“汇报工作”,但他会哼着小曲,满心欢喜地冲进欧阳玲的办公室,喝茶、吃点心、聊心事,“他就是一个大男孩的样子”。
这个大男孩,把一切都献给了音乐、献给了合唱团。“几年来,他不知道假期的轻松愉悦是什么感觉。”厦门六中副校长戴鹭坚说。其他老师休息的时候,正是他带领合唱团苦练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时,学生才真正有时间练合唱。
教学生练合唱,高至凡总能想出一些“怪招”。有一次,他把红酒软木塞带到课堂,让学生咬住发音,以此训练腔体共鸣;他还让学生们用气息将纸片“吹”在墙上,以此练习用“气息”唱歌,而不只是用嗓子发声。
合唱团出名以后,面对一些商业邀约,高至凡常常婉拒。他说:“希望合唱团不被商业化、不被消费。”想挖走高至凡的公司也很多,但他一次也没动过心。
在高至凡的微信朋友圈,充满了音乐、乐谱之类的内容。当大家“疯转”合唱团在央视与明星们同台演出的视频时,他自己却一条也没有转发过。
正是由于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深爱和极致的追求,短短几年里,高至凡就和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培养幸福的平凡人
一起排练、演出的几年里,高至凡留给学生们很多。
合唱团成员、初三(14)班的方娱说,节目在央视播出后,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都一起看,他们感到很自豪。
记者曾去过高至凡的排练场。在现场训练的学生有30多人,而真正能走上舞台的只有10多个人。该谁上场,这是一个难题。高至凡的原则是,实力说了算。有的孩子听到自己不能上台表演,马上哭起来。这时,高至凡会轻轻给他们一个拥抱,说几句安慰的话,小声开几句玩笑,有的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又蹦蹦跳跳地投入到练习中。
高至凡说过,他选择“阿卡贝拉”,是希望培养幸福的平凡人,希望用纯粹的表演方式,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7月21日的追悼会上,合唱团的学生再次唱起《夜空中最亮的星》——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现场的人们轻声跟唱,歌声连着啜泣声,深情绵绵。
《中国教育报》2019年07月27日第2版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