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建一座通向未来的桥  ——一所民办高校的坚守与创新

时间:2020/11/06  点击:441


       

新世纪的第一个20年,在上海浦江之滨,上海建桥学院从职业院校起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向着一流大学进发。

感恩回报,夯实育人的桥基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深深触动了温州企业家周星增的心。

变卖了所有的工厂、设备,带着母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大学”的期望,周星增义无反顾地来到上海康桥,买地建楼准备办一所大学。

第二年9月,上海建桥学院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从“民办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到“上海建桥学院”,从“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高职院校”到“以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再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建校20年,上海建桥学院迅猛发展。

在董事长周星增看来,建桥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而建桥的文化核心就是落实“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理念。

“社会除了需要钱学森这样的精英人才,还需要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雷锋式’劳动者,这正是建桥为之努力的方向。”2004年起,周星增提出在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树雷锋像、建雷锋馆、设立雷锋奖章,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制定“四年一贯制”学雷锋德育实践体系……十多年的坚守与深化,“平凡善者,从我做起”的雷锋精神逐步融入了建桥人的精神血脉。

2019年12月,在周星增的坚持下,雷锋馆对面展示学校发展历程的校史馆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系统介绍国家大政方针、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略的国政馆。

国政馆开馆首日,机电专业大二学生秦译一大早就约了同学来自发参观,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如此系统地学习国政知识,内心很受触动。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更需要给自己的未来发展装好‘中国芯’。”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始至终都是建桥的使命。“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党组织,民办高校必须建立党组织,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周星增认为,民办高校举办者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责无旁贷。《上海建桥学院章程》中明确规定,党委书记为董事会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11位董事会成员中有9人为党员。

“在建桥,学校的具体管理是校长负责的事,董事会更要关心的是育人的方向对不对,桥基稳不稳。”周星增说。

爱心责任,撑起办学的桥柱

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学生的学业基础普遍较弱,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怎样提升?上海建桥学院就从没避讳过这个问题。

“与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建桥学生在学业上相对落后,但他们不笨,可塑性强,我们有办法帮孩子们提升。”该校教务处原处长朱海麟坚定地说。

教务处认真分析后发现,新生最薄弱的基础课是数学与英语。于是,学校决定,为学生免费补课。

在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建好的情况下,学校在徐家汇等市区交通方便的地方租设了三个教学点,聘请专业师资,免费为新生补课,第二年,新生提前报到,继续组织免费补课……

2006年,建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学生工科类和经管类专业的新生参加全市高等数学统一期终统测,平均成绩竟然位列上海新建本科院校的最后一名。

“倒数第一!”如一阵轰雷敲打着老师们的心。

痛定思痛,老师们一一排摸,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基础,查找问题,积极寻找合适的教材,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老师端上来的‘菜’,学生愿不愿吃,爱不爱吃,关键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为了寻找适合建桥学生的英语读本,外国语学院李雷老师在上海书城一站就是半天。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了建桥教师共同的信念。

不少老师下课了继续留在教室答疑,还有老师晚上留校或者住在学校招待所里,以便有更多时间辅导学生。教务处也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学和考试管理制度,督促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学校启动“卓越建桥计划”,正式开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评价方式,聚焦质量提升。

“质量文化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要推动学校建立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校长朱瑞庭表示。

2017年,学校启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邀请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专家组深入学校全方位调研评判,通过社会多元共治的方式完善办学质量管理体系,带动学校内部形成了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机制,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创新治理,拓宽人才培养的桥面

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是民办学校最大的比较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个优势激发办学活力,校长朱瑞庭的答案是,开拓创新,规范运行,为学生、社会、家长、校友、企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治理提供空间。

创校之初,为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学校为每名辅导员免费提供一套生活设施齐全的教工宿舍,水电费全免还发放住校津贴。这样的“大手笔”让刚刚加入学校的人事处原处长沈龙娣很是感慨:“建桥的分配激励机制灵活高效,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完全是根据建桥生源特点与管理要求设计的。”

正是这样灵活的机制,推动了学校的迅猛发展。

“学校发展要走的路很长,但是脚总比路更长。”20年来,上海建桥学院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修订学校章程,规范管理制度,界定管理职责,初步形成了“董事会领导、党政协同、校长负责、改革创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社会监督、开放办学”的治理体系,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5年,学校整体迁入临港新校区,依托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发展的新契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助推器”。学校紧紧抓住机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坚持贴近社会需求办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城融合,形成与政府、企业携手打造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2019年,学校响应《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深化学前教育实践指导、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的要求,新建学前教育系。专业设立之初便与临港地区17家幼儿园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2020年,学校主动出击,联合临港集团共建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积极探索产教城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新片区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构建以“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门办学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上海建桥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建起一座学生成长之桥、教师立业之桥和社会服务之桥,以教育的力量助力“未来之城”建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任朝霞 仲立新)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0/11/06

上一篇:新疆:义务教育均衡全域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
下一篇:深化高校教育评价改革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