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区域职教巡礼]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共建课程资源的形式与路径研究

时间:2021/10/26  点击:440


       

王成忠 李莹德

摘要:在现代学徒制中,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从师资、教学资源和现代学徒中心着手校企共建专业课程资源,是解决当下职业学校课程资源内容、标准和企业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法。依托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将企业标准引入学校或者由企业实施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提升了课程资源的建设内涵,为学校和企业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课程目标和岗位能力对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课程资源;共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0C-0047-0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提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当下,我国职业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借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的企业适应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够、实训资源生均拥有量不足、教学资源与岗位能力不匹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模式下,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校企课程资源建设,把企业、行业先进技术和岗位能力融入课程资源中,把企业管理理念引入课堂中,促进学校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使学生更能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能力、过程、方法等重新梳理架构,促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更加吻合。

一、校企共建课程资源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四合”说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具有跨界性。现代学徒制是以市场、社会和学校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重在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下,受利益、理念、制度的影响,一是企业的先进技术不能进入课堂,不能大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人才培养过程中较难融入学生未来岗位能力和企业文化; 二是学校教师不了解行业发展,不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按照学科体系授课,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学而不用,用时不会”。虽通过企业辅导员进校园以及教师进企业等活动,以弥补学生“不适应”的短板,但仍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现代日益发展的技术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建课程资源,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具有实际工作内容的项目课程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1]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人才的有效运行机制,注重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

二、校企共建课程资源的形式

在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依托各自优勢,在育人方面承担相应的角色,其最重要的环节校企共建课程资源也要采用灵活补短形式。

(一)引企入教

对于管理类和职业类课程,学校教师实践经验较少,在讲解时容易夸夸其谈,且该类课程在一般教室就可以授课,故可以采用引企入教形式开展校企课程共建。在实施时,主要在选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到校授课,具体课程内容由学校和企业商定,由企业人员开发,一般以项目或实例为载体展开,注重企业班组长管理模式实践。学校教师以“副带”形式参与到课程中,对课堂和课程进行整体把控。

(二)送生入企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综合技能类课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教学理念不够。学校主要以学科体系开发课程资源,注重的是单一技能训练,在知识点上容易出现不连贯现象或重复现象。而针对综合技能课程,学校教师在开发上具有一定难度,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由于综合专业教学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开发出质量高的教学资料。二是没有相应的实训载体。学生不能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指导时间,而企业一些新设备、新技术不能到学校实训室,落实到课堂。通过送生入企,校企共育,达到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目的。企业根据学生人数和学习项目,配备相应的指导师傅,相应综合技能课程资源,主要由企业开发,学校教师负责与企业对接,并做好期间学生理论教学支持,企业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设备给学生使用。学习内容主要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综合技能学习,同时穿插企业文化、岗位安全、7S内容等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同时依托企业师傅帮带教,向老员工学习,取长补短,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找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三)校企共建

在送生入企中,部分企业因规模、生产安排等原因不能安排足够的师傅、场地和设备进行学生培养,此时可借助校内培训中心,开展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其主要载体为课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主要由学校教师负责,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课程主要是参照企业对学生的需求能力,进行项目化开发。一是理清企业工作岗位和拓展岗位。明确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岗位是什么,3—5年后拓展的岗位是哪些。二是厘清企业工作内容是什么。依托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内容,进而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三是理清教学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的关系。针对工作内容及具备的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对接,应安排什么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所需的能力。四是教学项目的设计。针对教学内容及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综合设计教学项目,项目应能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综合技能能力,一般安排在后两个学期进行。

三、校企共建课程资源的途径

(一)建设专业化师资

多途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校企课程共建。一是成立专任教学团队。通过组织开展青蓝工程、骨干研修团队、企业研修和专业教学法培训等形式,提升骨干教师引领和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二是成立企业师傅团队。由企业组织专职师傅团队,主要工作地点在企业,一般由企业各个岗位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业务骨干担当,负责学生到企业后的带教,一般按不大于8∶1生师比配备,企业部门岗位按不大于3∶1生师比配备兼职师傅。三是成立专兼职企业师傅团队。主要工作地点在校内,通过知识结构、从业背景、自身素质、技能熟练程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与责任心等综合考虑,学校组织专业教学培训。每个专业均建立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二)开发专业化教材

一是开发校本教材。结合本校师生和合作企业的技能需求,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师生工作页,学生依托工作页开展实践学习,工作页每一项目所获得的能力,都能与岗位工作能力进行对应。二是规范教材开发模板。统一设计教学PPT,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等教学资源开发模板,一个教学项目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设计等16项。既包含师生用教与学资料,又包含纸质和信息化教学资料。三是开发分层目标的教材。每一门教材由初、中、高三级教学资料构成,并配备对应的教学设备、工具、媒体等。四是开发数字化教材。结合教学系统、练习软件、网络微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设计富有层次的教学项目,进行数字化教材开发,根据学生练习情况不断变更任务目标,更加灵活机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建设现代学徒培训中心

学徒培训中心是专业教学的基本保障,必须探索工学结合,校内外综合实训,探索演练真实情景实践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主要由“做中学”实训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培训中心三部分组成。“做中学”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训基地的结合;“生产性”主要指企业产品与实训基地的结合;企业培训中心主要指企业元素与实训基地的结合。三者构建了职业学校多元化实训基地,凸显了实训基地社会化、多样化和效益化。同时,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承担着实训教学流程的管理,承担着设备保养维护、教学材料保障、安全管理、对外联络与沟通等职责。由校企任命有责任心、有良好技术能力、熟知企业及学校的各自特点、具有管理与沟通能力的培训经理。[2]

“校企共建课程资源”是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校企加强联动、推进多元化合作育人的重要举措,解决了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困扰校企的课程资源问题,构建了既稳定又持久的有效合作关系,对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苗建萍:“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

[2]吴黎旦,黄炜倩.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效能研究[J].商业会计,2015(7).

责任编辑:章跃一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1/10/26

上一篇:[课程与教学]立足“课程思政” 强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课题博览]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精神的内涵、价值与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