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一个人大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求学阶段,在这期间,肯定会有许多的美好值得回味,也会有不少的琐碎烟消云散。我常常扪心自问:记忆里的校园有哪些人和事值得念念不忘?先说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之时,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提问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对这位科学家来说,幼儿园的时光或许早已成为了遥远的回忆,但那些影响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幼时养成的“好习惯”,却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令他记忆犹新。
时下,不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仍少不了以下“套路”:每逢教师节,让学生出一期感恩老师、歌颂老师的手抄报;当学校发生了欺凌事件,赶紧聘请公安系统的警官做一场专题法治讲座或报告会,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学校出现了长期助人为乐或其他较为感人的校园故事,发动一次全校性的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表决心……
笔者绝不是否认这些活动带来的教育意义,但纵观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活动背后,都附着一定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是根据特定目的预先设计好的,只是教育者想通过学生的口或手,把这种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向表达出来。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似乎都秉持了这样的观念: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自我省察,活动的开展才有意义。否则,活动就是流于形式,失去了教育的针对性。
但这些附着的任务,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理性观察与思考,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每当有媒体记者让学生谈谈对某些活动的感想时,学生会有一些高大上的誓言和带有成年人思维的表达,而缺少了一些本该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真、童趣。
德育工作的主角是学生,是为教与学服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脱离了这一基础,想当然的、假大空的、缺少生活情趣的德育工作都是不可取的。有位教育学者说,春日出游,不重在事后的“记录感受”,重在事先的方案设计、事中的任务清单完成和各种方式的“瞬间秒记”,以及事后的“记忆回放”。观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不重“谈”,而重在“做”。如看的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不妨让学生慢下步来,多体察残疾人的各种生活,看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提供些什么帮助,让学生们将悲悯之情由文字落到行动,并形成能一以贯之的行动常态。
成尚荣先生在《故事中的儿童立场》一文中指出:“教育立场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站在另外的立场上,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甚至是‘反教育。”
同样的道理,如果抛弃儿童,站在另外的立场上,德育很可能是一种“伪德育”。诚如李镇西老师在《走进心灵》一书中所说:“当学生拒绝你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时,教育就失去了神奇的力量。于是,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就像呼啸着脱靶而出的子弹,不但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
目前,就开展的德育活动而言,判断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应该把活动是否密切联系了学生当下的生活、是否给予了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否让学生从活动过程中收获了对生活的新感悟、是否能真正着眼于学生未来更好的生活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这样,“生活即教育”的活动愿景才能真正从理想变成现实。如果不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亲身感受,所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个干瘪的、毫无生机的概念,无法上升为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参加所教的第一届学生毕业20年的聚会。学生们记忆中的有关 “我”的点点滴滴,既让我感动,也带给我许多反思。
令我感动的是,他们依然还记得当年因为什么事被我表扬或者批评,记得某一年的教师节,他们班组织的教师节庆祝晚会,班长小陈给我的“颁奖词”,以及孩子们亲切地称我为“班妈”时的高兴劲,记得我和他们一起在操场有些疯狂地踢足球、一起踏青野炊,一起在校运动会上唱班歌,还有我不放弃、不嫌弃当年学生眼中的某某“差生”等细节和故事……经学生这么一提,那些曾经的朝夕相处,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那么小的一个瞬间、很平常的一件小事,他们都清晰地记得。这对我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欢喜和感动啊!我只觉得心中有一股温馨、幸福的情愫氤氲开来。
这些给我带来的反思是无论作为班主任还是开展德育活動,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不需要上升到怎样的一个高度,也不必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仅需要实实在在的感受,真真切切的体会,如此,再深奥的道理也会入心入脑,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一般。
好的“德育”,应该有一份文化的浸润。把德育课堂搭建在原野,让学生看绿意涌动、花枝招展,听悦耳鸟声、春风细语,闻淳朴的泥香,感温暖的阳光。孩子们怎能不被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所打动?内心怎能不激荡起青春的冲动?又怎能不对生命产生由衷的赞美与热爱?我也不妨和学生一起读《论语》,感受孔子的仁义谦和与师生间的其乐融融;读杜甫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读鲁迅杂文,领悟作家力透纸背的愤慨与警醒……学生沉浸其中,其心灵怎能不被深深地震撼?情感世界怎能不萌发爱和理想的幼苗?久而久之,这些积极的文化元素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家国意识、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产生的德育功效,势必会在单纯的德育说教之上。
好的德育,应该有一个自由的表达,可以像孔夫子那样,师生围坐在一起,畅谈各自理想和志愿,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让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涌动和澎湃着一股野性的冲动与追求,然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此,德育才会“灵动”起来,学生的价值观、精神的成长得以关照,以更加柔软、温暖的方式去拥抱这个世界;如此,生命的深邃、美丽和尊严才得以凸显,由此生发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也正是德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有一次,我去某地参观学习,记住了当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读懂孩子,做心中有人的教育”。德育工作不妨借用一下,“读懂孩子,做心中有人的德育”。唯有如此,当多年以后,孩子们重回校园,才有可能找到他们孩提时的有关坚毅、执着、宽容、友爱、平等、包容等“德育”的一些美好记忆;而这些记忆早已悄然无声地融入他们的举手投足,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深入他们的骨髓和灵魂里。
文化名人程琳曾说过:“一百年以后,很多物质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汽车报废了,房子会拆掉重建,但你曾经做过的一件事,给一个心灵种下爱的种子,那个影响会一代一代地开花结果。”这也照应了苏东坡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的“泥上偶然留指爪”。
倘若我们的德育,日后在孩子的记忆深处留下“指爪”,足矣!
(于晓斌,山东省五莲县教体局,262300)
责任编辑:石萍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