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临近高考,鼓舞士气的口号和标语在校园内随处可见,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出现“左手清华,右手北大;清华北大,统统拿下”的口号。笔者曾在一所学校开展的课例研讨活动现场听到过这样的励志口号,不禁思索:什么样的口号才是适合的?学校又该如何发挥口号的作用?不少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走入了误区。
不可否认,能够迈进清华北大的校门,一度成为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或许如此,这两所高校才被授课教师用来作为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奋发向上的目标。然而,如果将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于考入清华北大,显然扭曲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背离了学习活动的本质,暴露出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首先,这样的口号有悖于自由平等的主流价值思想。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价值存在,都具有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因此,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应当成为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而并非加剧人们头脑中的教育等级观念。显而易见,指向清华北大的目标定位,与主流价值思想相背离,必然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其次,这样的口号会加剧学业竞争,无形间加剧学生焦虑感。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并没有缓解人们由于竞争产生的生存焦虑,反而使得竞争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倾向,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丧失。如果从小就要背负着过大的竞争压力,学生将情何以堪?从时间跨度上看,要迈入高等学府,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少也是10年之后的事情,即便目标无可挑剔,如此久远的时间等待,无疑削弱了它的激励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清华和北大的看法,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世俗的价值色彩,总以为上了清华北大就意味着从此走上功成名就之路,或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有了在人前炫耀的资本,可以光耀门楣。将此作为读书的目的,显然是值得推敲的。
按照杜威的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除了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所谓生长,即经验的改造,由于生长伴随着生命始终,因此教育和经验的改造也应当伴随着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生长是一个主动而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充盈、思想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教育上所有的努力也都应当指向于促进儿童更好生长这一终极目的,励志口号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不能例外。
因此,励志口号应反映出班级师生的文化信仰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一个班级最为亮丽的文化名片。上课之前全班学生声音响亮地喊出自己班级的励志口号,能够展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树立起课堂学习活动仪式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且,励志口号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班级励志口号除了要注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之外,更要注重它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而口号的征集与确定,应当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由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励志口号应当成为凝结集体智慧的结晶,与学生成长相连。
在口号确定后,学校管理人员或班主任还应做一些落实的工作,如“向着梦想,快乐出发”则需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中、近期目标作为“梦想”;“今日事,今日毕”是在鼓励学生做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等。
班级励志口号不能简单地一喊了事,而应当上升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而与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灯塔。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9日第8版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19/05/29